说来会让人感到有趣:“上海女性”系列中篇的第一部《阿花》,作于大洋彼岸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七楼图书阅览室内i其时我随丈夫作短期出访。他忙于打各种交道,把我扔在一边。悉尼城里该去的地方我都去过了,不久就感到十分寂寞。我的几句洋话只够应付日常“pa
ty”,专业性强一些的场合我便成了半聋哑。我很快患上了“思乡病”,感到自己象是一条活泼泼的鲜鱼被扔进了速冻箱。我开始用笔来解脱自己。偌大的阅览室里常常只有我一个人,车厢式的半封闭座位允许我创造自己的天地。我写上海,写生我育我的“山东路”,写看着我长大和与我一起长大的人,写见到过和听到过的事……我怀着深深的眷恋和亲情写着,每天都感到又回过一次家乡,筋骨舒展地遨游了一番属于我的浩淼水域。回国时,我的手提箱里有了十万字的《阿花》初稿。
之后两年间,我完成了《阿贞》和《阿惠》。
我为这3个中篇冠上“上海女性”的总题,并无深意,只是大白话-3篇小说,都是写上海人的。
我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上海人”这一生存群体,怀有很复杂的感情。
每当我在两行石库门的夹弄里听到婆婆妈妈们甚至还有叔伯兄弟们为几毛几分水费电费诟骂不休时,每当我在公交车上闻到发自白细如豆芽般的小伙子身上的甜甜的雪花膏香味,继而又见到他们扭着脖子嫌鄙身旁的“阿乡”和“外地人”时,每当我接触到那类白天象条虫般恹恹地孵于咖啡茶室,晚上象条龙般翩翩出没于舞场酒吧中的“白相人”,我就会憋不住地生起一股对“上海人”的厌憎鄙薄之情。这种时候,我常常超越了自我,好似我并不是“上海人”之一员,足可以冷静地评判上海人的是是非非,生相百态。
但有时候我却会失却这种冷静。我在外地工作过八年。那八年里,我最不能容忍外乡人对上海人的攻讦,实在惹恼了我,我就拒绝给他或她捎带上海货。调回上海后,此习难改,每每读到从总体上贬斥上海人的高论,便禁不住要腹诽一番。在我看来,上海人的平均智商数,不但在全国,恐怕在世界上,也可属高水平等级;上海人对十数亿同胞乃至整个人类的贡献,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上海人有一种气度,可以见异不怪,兼容并蓄;上海人有一种恒心,一旦认准了目标便全力以赴直至成功;上海人有一种判断力,可以在扑朔迷离月黑风高之际找出一团乱麻的线头、一片暗礁中的出路;上海人还非常能吃苦耐劳:可以在夏日37度高温时卧于三层阁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