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依附国主而得势。
所以他最后也没有反对。
后来他发觉推行汉制是无可奈何的事,譬如汉人的米饭确是要比干酪好吃。
不过现在仁多崖丁察觉怕是连糙米饭也要吃不起了。
因为预见到凉州要被宋军攻打,所以仁多崖丁已提前准备这一战,并在凉州城内深挖窖藏储备军粮,以防止宋军困城。
但没料到之前宋军南路温溪心和王赡部抵达时。因宋军之前的劣迹,导致凉州附近的部族担心遭到宋军的屠戮,从四面八方地涌入凉州城中。
甚至宋军也是有意为之,专门从四面驱赶老弱妇孺的部民进入凉州城,至于青壮则拘住,逼迫附近的部民全部逃入凉州城。
这些部民都是人心惶惶,进城之后衣食无着,纪律又差,令仁多崖丁不得不派兵镇压。这十几万新添的老弱妇孺消耗着城内的存粮,但在守城战中派上用途却非常有限。
眼下凉州粮食不够,而如此手段,令仁多崖丁隐隐心惊。
宋军何时为达目的,竟也如此不折手段了。
……
西路和中路两路宋军会师凉州城下后。
众将云集。
李浩,王文郁二位熙河路中最负盛名的大将,虽不在此处,却另有重用。
王文郁坐镇卓啰城和盖朱城一线,随时支援凉州或东路军。
而李浩本是坐镇兰州,策应两路。
但二十几万大军会师后,又粮草不继,范育调令李浩率一万人,三万刚返回的民役,押运粮草正赶往凉州城下。
两路大军会师,本是件可喜之事,不过帐内气氛有些凝重。
帐内大将即有分属东西两路大军阵营,又有番汉两路派系,还有文臣武将之别。
其实军队中比文官之中派系更复杂,山头主义盛行。番将与汉将间言语不通,利益之争的隔阂存在。
因此从一开始会师的愉快后,立即就进入了暗流涌动的阶段。
起身议论事的是赵济。
赵济出身官宦世家,他祖父赵贺,父亲赵宗道都是一时名臣。赵宗道与韩琦还都是崔立的女婿。
赵济作为衙内三代,却是新党大将。当年他在巡查时发现富弼推行青苗法不利,当时上疏弹劾,导致对方最后致仕。赵济现任秦凤路转运公事,专门负责王赡西路军的粮草转运之事。
新党的官员一般能力格外出众,赵济也不例外。
这一次西路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