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家心目中,章越功第一,王韶功第二,高遵裕功第三是母庸置疑。
这样的安排正合适。
封赏已是议定,下面就是熙河经略安抚司的编制和兵力。
王安石道:“熙河路经路安抚使司设后可为极边,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即为次边。”
“可使秦凤路的兵马六成分属熙河路,臣等计过,其中一共兵二万九千七百二十二、马三千二百七十八,其中驻泊兵一万三百二十八、马九百四十八,蕃兵一万八千三百九十四、马二千三百二十。”
“另从泾原路经略安抚司使调拨弓手五千,知军景思立所管正兵一千五百,皆调拨熙河经略安抚使司。”
一共三万六千五百名兵马,从陕西诸路调入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
王安石又奏道:“此外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置钤辖二员、路分四员、走马承受一员,熙州通判二员、曹官三员、驻泊监押三员、物务监官九员。”
“同时先拨钱一千五百万贯,以实其边费。”
这么多兵马,以及这么多钱财,以及这么多的官员位置。可知朝廷为了新设熙河经路安抚使路砸下了多少资源。
那么最要紧的是这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到底是何人?还有秦凤路转运使司的都转运使是何人?
对秦凤路转运使司王安石势在必得,于是当堂推举了天章阁待制蔡延庆。
三舍人之事后,王安石便推举了蔡延庆为舍人。
文彦博则不同意,他认为蔡延庆这个人不知兵,便推举龙图阁直学士蔡挺。在朝堂上人事的决定,是宰执们交锋的一个焦点。
就连王安石这样不结党的大臣也不例外,也会推举亲附自己的人出任要职,因为从私情来说谁也不会推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哪怕对方再有才干。
秦凤路转运使司是一路最高行政长官,除了军事,刑名以外全部都管,同时监督下面各州知州这样的行政官员。
文彦博推举蔡挺的原因是蔡挺更知兵,作为镇守陕西多年的官员,蔡挺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不过王安石却认为用兵之事自有经略安抚司去为之,都转运使最要紧的还是在于理财。众所周知秦凤路是大窟窿,每年需要朝廷用转移支付的办法去维持。
中枢这么多钱财用到秦凤路,必须有一个善于理财的官员坐镇在此。
二人争论了半天,官家支持了王安石。
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官家明显地偏袒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