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四十三章 目的

第四十三章 目的(1 / 1)

正统四十三年六月,解云沿着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在六月初九抵达西洲东海岸中部的汉州城。  这个城市差不多位于后世的坦桑尼亚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的位置,是东非著名的天然海港。  这些年来,汉王府就是以此为基地,征略了大半个南部非洲,劫掠了上百万土著,然后将他们阉割之后卖到东洲和南洲。  在发展初期,汉州府相比晋州府,是具有天然优势的。  首先,中部非洲的土著更多,土著多,人口就多,能卖的银自更多,贸易更发达。  其次,这里距离南亚和南洲更近,运输更加便捷。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汉王府的发展比晋王府要快速的多。  如今,汉州府占据了几乎整个东非,并且将自己的势力范围一直扩张到了后世的安哥拉,刚果。  北部也一直扩张到了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之所以不再向北扩张,主要是因为那里是沙漠多,土地贫瘠。  而且,汉州府的人口基数还有些太低,地盘太大管不过来。  因为占据了四百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汉州府的实力在整个大明境内,都是数得上的大州。  这片土地,几乎相当于后世的华夏,从河北一直到广东的这么大面积,而且大半是可耕地和草原。  也因为如此,汉王府近些年来才有了一些膨胀的想法。  在朱高煦时代他已经被朱瞻基的手段玩怕了,他在正统十年去世之前,一直非常低调。  但是,他肯服输,不代表他的儿子们就肯服输。  朱高熙一共生了十一个儿子,除了长子夭折,其他十个儿子都长大成人。  这就等于是汉王府境内,有一个汉王世子,还有九位郡王。  他的十个儿子,又为汉王系生了一百多位孙子,这些孙子如今全部都开枝散叶。  按大明律,亲王三千护卫,五百亲卫,郡王四百亲卫,再到一百多镇国将军,朝廷授权他们成立的亲卫军就有万余。  儿子生的越多,势力也就越大,这是明朝宗室最有利的一点。  朱高熙去世之后,朱瞻圻继任汉王位,他对朱瞻基这个堂兄嫉恨在心。因为他,汉王府对朝廷虽然一直表面顺从,却也并无亲近之意。  不过,朱瞻圻也是个短命的,他当了五年汉王,就因病去世。到了他的长子朱祁镶继位汉王,此人胆小如鼠,与朝廷关系日渐亲近。  不过,他在正统三十一年去世,朱见注继位之后,他受祖父朱瞻圻影响颇深,加上汉王府势力渐大,对朝廷就有些阳奉阴违。  不过,他也很清楚,汉王府虽然势大,但是人口不到三百万,跟大明全球超过三亿人相比,是不能提的。  不仅人口相差太远,汉州府的科技,经济,工业,都跟大明无法相比。所以最少在表面上,他们对朝廷依旧忠心耿耿。  解云却很清楚,这种服从是建立在力量对比悬殊的基础上。再往后几十年,汉州府的人口超过千万,越发强盛的时候,他们对大明的服从就会更加大打折扣。  为了大明的稳定,防微杜渐,现在皇上春秋正盛,正是解决这个隐患的最佳时期。  虽然现在汉州府势力强劲,但是汉州府的经济还是需要大明支撑的。  而且这里的老百姓心向大明,虽然现在听从汉王府的话,但是要让他们跟着汉王造反,恐怕大部分人都不会依附汉王府了。  汉王府能够依靠的,主要还是自己的亲卫,因为这些人的命运,才是真正跟汉王府绑在一起的。  但是他们的人数少的可怜,哪怕汉王府依靠自己有钱,养的私军人数已经将近三万,但是相比大明,他们依旧弱的可怜。  解云的想法是切断汉王府,汉王府私军,以及隶朝廷军队之间的关系。  携裹不了百姓,汉王府就只能乖乖听话。  当然,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现在的汉州府已经被分成了十片大区,除了亲王府统管最大的区域,另外九大郡王,也都分别在各地建城。  他们的势力分散,也就不容易一网打尽。  但是,朝廷现在有了一件利器,不是连发枪,而是广播电台。  这趟出使之前,解云除了自己的护卫,不要一兵一卒,只要求朝廷尽快开通大明与西洲之间的信号网络,让西洲那边能直接听到大明的广播。  有了广播,再有了无线电报,西洲的情况不仅瞒不了朝廷,更主要的是,汉州府的百姓不会傻傻地被汉王府利用。  当然,完全依靠一张嘴,就想要让汉王府接受朝廷的条件,这也不太现实,所以,他还想依靠的就是黄金城的六万精兵。  从前年开始,大明军队逐渐从燧发枪换装成连发枪。  黄金城的大明士兵是第二批就开始换装的,但是一直到现在,汉王府和晋王府的军队,仍然在使用老旧的燧发枪。  武器上有差距,再控制住舆论宣传,只要他的手段不太过分,两家王府恐怕只能乖乖听话。  汉州城港口,朱见注坐在港口处汉王府兴建的酒楼三楼,看着缓缓进港的特使船只,脸色一片阴沉。  他不开心不是因为这进港的船只,而是因为港口一直响个不停的高音喇叭。  自从半年多以前,朝廷开始在汉州城以及汉州境内的十大城市开始安装风力发电机,高音喇叭,他就感到了不对。  不管是建设信号塔,还是风力发电机,高音喇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朝廷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生意,哪有可能一两银子的成本都不要,免费给汉州境内的城市安装。  但是这种免费的东西,他又不能说不要,只能由着工部的官员在每个城市都安装了这样一套东西。  随后,无线电报的出现,已经让他感觉到威胁了。原本的西洲与大明之间不能直接通话。  大明有什么消息要传到西洲,必须通过电报传到英州府,然后从那里派出快船来传信。  虽然已经节省了大半的路途,但是从英州府传信到汉州府,也需要七八天的时间。  但是现在,朝廷的指令就能够直接传到汉州府,汉州府的布政使,按察使他们,就没有以前那么乖巧了。  特别是这半年来,通政司和咨情司的电报一直传个不停。哪怕他让人在电报房盯着,也安排了自己人进电报房,但是依旧不知道有多少不利的消息传回了大明。  身为一个封建海外的王爷,一举一动都被朝廷盯着,这让以往自由惯了的他如鲠在喉。  更让他觉得不妙的是后来开始传出声音的大喇叭,这种新奇的玩意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无数的百姓。  当喇叭里面每天两个时辰开始播放各种节目的时候,更是吸引的大人小孩每天到了时间就围坐在喇叭下面。  他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的靡靡之音能跨越几万里,传到西洲来。  而且,喇叭里面传出来的,不仅仅是靡靡之音,还有许多朝廷的政策,法令,各地趣闻。  哪怕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了应天府出现了电话,能够相隔千里通话。知道今天夏天淮河水势凶猛,江淮百姓在准备抗洪。  甚至有时候,皇上也会在喇叭里亲口说话,在喇叭里面,皇上就是一个心怀万民,惦记着每一个百姓过的好不好的圣人。  但是朱见注很清楚,这位伯爷爷实际上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根本没有家族亲情。  可是,只有朝廷能在喇叭里面说话,只有朝廷播什么,他们听什么。他就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做不到。  眼看着汉王府维护了几十年的民心就这么一点点被朝廷拉拢了过去,朱见注什么也做不了。  他原本还在等朝廷换装,他知道,现在的连发枪的威力远远超过了汉王府境内士兵的燧发枪。  可是现在,连发枪一直没有换装,广播每日却响个不停。  在这样下去,汉王府的统治,会被一点点瓦解。百姓只会念叨朝廷的好,皇上的好,至于汉王府做了什么,付出了多少,有谁记得?  他想要振兴汉王府,想要告诉世人,他们汉王府一点也不比当初的太子差。如果不是太宗出尔反尔,立了朱高炽为太子,这如今的天下,应该是汉王府的。  但是现在看来,距离这个目标似乎越来越远了。  他知道解云是来干什么,还不是见汉王府这些年日子好过,过来打秋风。  这些奸臣们,只要有银子,一切都好,要是不把银子塞足了,回去了还不知道要搬弄多少是非。  这恐怕也是那位伯爷爷的意思,他用各种手段来削弱强藩,还不是怕江山不稳。  “王爷,特使已经下船了,我们该去迎接了。”  朱见注收回了思绪,看见码头上已经被一批红衣京卫占据了各处要道,嘴角不自觉冷笑了一下。“看来这位大学士,也是贪生怕死之辈。我汉州府这些年驰骋西洲,什么时候出国事了!”  王府长史韩琮笑道:“这些个大臣在富贵窝里待惯了,总以为西洲就是蛮夷之地。”  朱见注的笑容淡了下来,叹道:“相比之下,我西洲还真是蛮夷之地啊!”  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十五岁那年,他随着祖父一同进京面圣。第一次回到大明,见识到大明中洲的繁华的震撼。  那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那摩肩擦踵的人群,那奔腾的火车,那繁华的街市,无一不让他目瞪口呆。  他从小生活在汉州城,而汉州城这个汉州府最大的城市,才三十万人。  整个汉州府,超过四百万平方公里,总共才三百万汉人,还没有一个应天府的人多。  即便是加上这里的昆仑奴,整个西洲也不到一千万人,还没有一个浙江布政司的人口多。  他从小在草原上长大,哪里见过如此繁荣的景象。他问祖父,他们为什么不生活在应天府,当时的祖父只是痛苦地叹了口气。  他不敢追问,后来,他自己寻找答案,他也找到了答案。  原本的皇上应该是他的曾祖,只是这位皇上抢夺了曾祖的皇位,他们只能被打发到野蛮的西洲,与昆仑奴为伴。  大明的百姓享受着荣华富贵,他这个王爷却要靠杀昆仑奴,阉割他们贩卖才能换钱。  西洲有无数的矿产,但是这些矿产还要上缴给朝廷,他们王府只能得到不足五成。  这一切太不公平了!  他也想生活在繁华的应天府,住在犹如一座城市的皇宫里,享受着那里的幸福生活。  当然,这个梦想他谁也不敢说。不要说做这样的梦,就是对朝廷阳奉阴违,也都要做的小心翼翼,不敢让人抓住把柄。  码头上,解云见到了今年才二十五岁的汉王朱见注。  从外表上来看,这位王爷也是一位马上将军,身强力壮。但是,他行事沉稳有度,心思阴沉,让解云忍不住想起了多年前见过的赵王朱高燧。  这位王爷可也不是个泛泛之辈啊!  朱见注哪怕是亲王,也要先拜见身为皇上特使的解云。  解云不敢受全礼,然后又以臣子身份,拜见汉王。  双方笑容满面,言谈举止亲密,仿佛是多年未见的好友。  等双方的随从见礼完毕,朱见注热情邀请解云落脚王府别院。解云婉拒了许久,才让朱见注打消了这个主意,住进了王府不远的内务府衙门。  解云这次来是要跟朱见注打擂台的,如何能住到王府别院去。别的不说,伺候的人都是汉王的人,跟属下说句话都要担心有人旁听了。  坐进了汽车,朱见注脸上的笑容淡去,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解学士坚持不肯住进别院,怕是这次来意不善。”  “不用提醒本王也知道,只是不知道我的这位伯爷爷,这次到底还要不要脸面了。”  韩琮道:“要不要老臣派人去一趟晋王府……”  “不用了,朱钟铉其人胆小如鼠,不可同谋也。不过,给他发一封电报也是应该的,,除了他,还有其他的南洲那边的十二家旁系亲王府,都发一封电报去。就说本王惴惴不安,欲自请闭府,今后这奴隶贸易,也该停了。”  想了想,朱见注觉得不妥,又说:“先不必如此说,就说我汉王府如今人力缺乏,欲请各家王府增派一些旁系和亲卫来西洲筹谋开矿。”  他怕自己说自请闭府,要是朝廷直接顺坡下驴,他就坐蜡了。  现在请各家王府派人来西洲开矿,进可攻退可守,他就不信伯爷爷一点脸面不要来对付他这个孙子辈。  内务府衙门的一个后院,早已经被整理的干干净净。  解云与其他随从一同住了进来,脸都没洗,就忙着接见外交部,通政司,内务府,咨情司,布政司,按察司的各级官员。  这一忙,就到了正午,由汉州布政司孙经纬主持,各级官员汇聚一堂,为解云接风。  因为是中午,晚上解云还要应邀参加汉王府的接待晚宴,所以众人都没有喝酒,酒席上难免就有些寡淡。  从酒楼回到了小院,解云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感到了一丝疲惫。  这次来西洲,在事情没有点破之前,他不敢相信在西洲的任何人。  许多官员都在西洲任职多年,谁也不知道他们与汉王之间有无勾结,所以不宜打草惊蛇。  能让他放心的,就只有他带来的人,还有先期被他安排过来的那些人。  “解学士,午后不先见见各级官员吗?”  “暂时不见,就说我旅途疲惫,要先休息一日。”  话虽然如此说,解云却没有一丝疲惫,反而觉得精神抖擞。“让通政司蔡康,电报局刘善才过来,让他带上这半年来的电报留存记录。”  西洲的无线电报局是过年前才开通的,无线电报一开通,虽然费用昂贵,但是不论是官员,商人,还是普通百姓,遇到有事的时候,总会发一封电报。  这半年来,留存的电报记录已经不少。  不过,解云也不担心刘善才和蔡康会没有筛选过,那些商人之间,百姓之间的普通电报记录,只要不是特别关注的人,基本都会筛选掉。  而通过对剩下的电报的全面分析,就能将西洲的人际关系网,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立场了解的差不多。  不一会儿,蔡康和刘善才就带着几大箱电报留存条进了房子。  通政司是专业的情报机构,每个在通政司任职的官员,除了像胡远胜那样的专业科技人才,绝大多数都是专业情报学校毕业。  他们对情报分析,收集,伪装,暗杀,爆炸等科目,不能说熟练,但是最起码每个人都不陌生。  有他们这些人在,解云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只需要给出明确的调查方向就好了。  外屋的情报人员紧张有序地工作着,里屋,解云和蔡康两个人坐在窗口,小声地沟通。  蔡康是朱瞻基专门安排给解云的情报助手,他在大半年前跟解云一起从大明出发,但是没有跟解云一起去欧洲,而是在印度洋上分开来了西洲。  这半年来,他一边自查通政司,一边安排建设信号基站,在西洲建立了十几家电报局。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电报局,他还带来了超过一千台高频无线电报机,作为各大军队之间联络,侦查用。  也就是说,今后的西洲,朝廷的命令可以直接绕过总督,提督,总兵,直接发到每个指挥使的手中。  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正常情况下,朝廷不会越过高级将领与下面的指挥使直接联络。  但是最少,每支军队都可以直接接到朝廷的命令了。  除此之外,他还带来了不少收音机。在目前这个阶段,收音机的制造属于高科技,电子管的制造非常困难,所以产量不高,价格高昂。  朱瞻基要求每个军卫最少要有一台收音机,朝廷每天都会在不同的频率频道,播放不同的节目,让各军指挥使级别的官员,能清楚知道朝廷的决策。  明朝的藩王制度中,朱元璋明确规定在经济上,藩王不能对自己封地内的税收进行插手,更不能处理民政事务。  这些藩王虽然有兵权,但是,他们只能拥有一支三千人的护卫军。  并且,这些藩王也是无权指挥朝廷的军队的,除非皇帝下令让这些藩王指挥朝廷的军队,否则就会以谋反罪处置。  到了朱瞻基这里,因为是封建海外,朱瞻基放了一部分经济权力,比如税收上面,藩王府有一部分税权,而且藩王如果自己发展经济,有一定的免税额。  在军事上,南洲的王爷们因为没有外敌,虽然又三千护卫,但是没有领兵权。  只有非洲的两家王府各有一支六千人的护卫军,这支军队由朝廷支付俸禄,而且领兵权也给了两大藩王。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要对付昆仑奴,还要对付满世界乱窜的阿拉伯人。  但是在非洲,最主要的兵力不是这两支护卫军,而是亲王和郡王的亲卫,像汉王府,因为有一个亲王,九个郡王,还有一大堆镇国将军,他们允许组建的亲卫份额就有两万出头。  但是实际上,汉王府自己组建的亲卫,还要多于这个数字,差不多有三万出头。  除了这些兵力,黄金城有朝廷的六万精锐,各地官府也都有一千人左右的地方军队。  更重要的是,朝廷在清江口布置了一个海军总督府,并且在西洲沿岸布置了四个战区,方便海军随时打击昆仑奴。  这些军队,全部都要让他们能直接与朝廷联络上,不管哪里发生任何事,朝廷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这半年多,蔡康因为这些事几乎转遍了整个南部非洲,不过,他也圆满地完成了朱瞻基布置给他的任务。  如今每个军卫,都有了两台无线电报机,随时都能跟朝廷联络上。  而解云布置给他的任务,则是筛选出值得信赖的对象,在原有的情报网络之外,建立一套可靠的情报系统。  能够不用打打杀杀就解决两家王府的隐患,才是解云想要做。  这才能显示出他的能力。

最新小说: 低调重生 异世逍遥小日子 佞妻 风月龙神 恶毒女配大逆袭:邪魅大小姐 重生之良缘天定 回到南宋末年 花落江湖行 异世明皇 带血的麻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