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这个出发点也算是好的。
正是这个原因,让蒋奉文一时沉吟起来。
“我等圣人门徒,自然要遵循圣人的道理,正所谓:理越辨越明,实践就是辨明道理的过程,所以我们才要提倡‘知行合一’,践行君子之道。”
见蒋奉文的表情,冯一博态度也变得十分诚恳。
“正如夫子所言,我们之所以先提出‘君子之诛’,确实有几分哗众取宠之意,但这也是为了让‘君子之道’尽快被人知晓,被人传播,被人接受。”
说到这里,冯一博还笑道:
“你看,夫子和我这一番辩论之后,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
这一次,蒋奉文的面色有些复杂。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一时被冯一博的初心所动摇。
可沉吟半晌,还是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文人风气确实存在问题,但这个问题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多问题,是自宋开始就存在的。
因此他并不看好对方能成功。
况且,以蒋奉文的身份。
在这样形势不明的时候,也不适合说出什么支持的话。
可终究,他被对方的想法动摇。
他身为国子监祭酒,负责教书育人。
哪能不希望读书人的风气变一变呢?
仔细想想,刘正所作所为确实搞得国子监混乱不堪。
但那些纨绔所言,确实也都是君子之道。
虽然种种不堪依旧,但好歹知道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长此以往,会不会开始“耻恶”呢?
“哼!希望你们能记得今日所言,他日若带坏了风气,我定然饶不了你!”
他心中有了几分动摇,却终究放不下面子。
冷冷丢下一句,转身要离开。
刚一转身,又忽地回过身来,看着三人半晌,才意味深长的道:
“建大事者,必勤远略而不急近功。”
这句说完,便拂袖而去。
说来说去,对方也算认可了他们的理念。
这是对冯一博的小手段有些看不上。
在劝告他们,不要无所不用其极。
冯一博先愣了一下,随后就笑了。
看着他离去背影,喊了一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这话是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