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由自家经济情况决定。
吃一次败仗,铠甲丢了,自己花钱置办,这需要很多钱。
出征次数多,可能把家弄破产。
出征时间长了,可能也会破产。
唐代府兵到高宗武后时期,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财务亏空。
到了玄宗时期,一家能有十几亩地都算不错的了,和农民征召兵无异,顶多有点军事熏陶罢了。
而唐朝绝大部分府兵又设在关中和河东(河东在唐代指整個并州),思路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主要压制河北,那地方几乎没设几个折冲府,唐朝从立国之初就歧视河北,河北赋税也是诸道最重的。
关中、河东这么点大地方,府兵如此密集,再加上人口繁衍,自然导致府兵财务状况大大恶化,渐渐不堪战。
另外,给府兵留的勋官体系也渐渐名存实亡,更没动力了。
唐朝征南诏,杨国忠在关中拿镣铐拷府兵去前线打仗,离谱不离谱?而且这些被拷过去的人,战斗力极差,士气还很低落。
三、屯田兵
本书里出现的屯田兵,一部分是收编的杂牌部队,一部分是战争俘虏转化。
在固定区域种地,和农民其实没什么差别,也就训练稍多一些,但也多得有限。
曹魏时的屯田军比这个还惨,因为曹操压榨非常狠。
本书里的屯田军,有鲁阳、颍阳、考城、宁平城、堵阳、郎陵六处,计4.46万人。
他们与府兵一样,无军饷。
还需要养活上级官将,和明朝卫所兵很类似。
四、屯丁
特指广成泽的俘虏,目前还有约2.5万人。
这是彻彻底底的劳改犯,干几年后有机会变成屯田军。
出战时,有可能会被征发当炮灰,辗转于沟壑间。
或者从事后勤运输工作。
五、丁壮
包含三部分:在郡一级,有编户丁壮、坞堡丁壮、流民丁壮。
丁壮指15-60岁成年男子。
上下线会略有浮动。
因为曹植就发现过曹魏军队里有不少七八岁的儿童被当做征发的丁壮上阵打仗,也发现很多接近70岁的老头还被征召参与战争。
丁壮一般也是炮灰,攻城消耗敌军箭矢、守具,填沟壑,或从事后勤运输。
地方发役也找他们。
在年龄结构正常的郡县,丁壮一般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