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微信,都要停下腰部动作打开看看,而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
废话真多,赶紧答题才是正经事。
答案搜索出来,秦观右手毛笔刷刷刷的写个不停,这次可不像院试时,毛笔字烂成一坨一坨的,如今他有书法技能在手,运笔如飞,考卷上出现了一个个如印刷一样的台阁体。
啥是台阁体,台阁体形成在明朝初年,明朝书法家沈度的楷书清秀婉丽,深受明成祖喜爱,并誉为“我朝王羲之”。朝廷的重要典籍皆委任沈度书写,于是当时的读书人纷纷效仿以迎合帝王的喜好。甚至当时的“台阁重臣”如杨士奇、杨荣、杨溥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为他们位居台阁,这种书体亦称为“台阁体”。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公文的标准楷体,强调书写字形、大小、粗细的统一,字体乌黑、方正、光洁。简单来说就是既漂亮又整洁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而台阁体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诞生呢,绝对算是一种新书法字体,而且其字体本身就匀圆丰满、清秀婉丽,要不然也不会被朝廷采用,绝对是一种极好的书法字体。
一口气写了十道题,畅通无阻,正是畅快无比。
“擦擦擦...”
远处想起脚步声,秦观赶紧按下电源键,屏幕变黑,顺手将手机在考卷上压了压,伸手拿起墨锭在砚台上细细研磨起来。
两名巡场考官带着两名衙役从前面的走廊过去,只是随意瞅了秦观一眼,并没有太过关注,就去了前方。
“呼...”
继续。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搜搜搜...
左手拇指急若闪电快若奔雷。
原来是出自左传,僖公·僖公九年的一段,还真是生僻。
不过这难不倒咱。
就这样,50题帖经题,秦观用了两个小时答完。之后是50道墨义题,和帖经题一样,也是两个小时答完。
上次秦观回去,将所有可能考到的经典,全部重新录入了一遍,还真的起到了很大作用。
经过千年的演变,就算是一些经文都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偏差,甚或是后人加以改编,在秦观搜索某些题是,就会出现几个答案,而这些答案就有差别。
上次对带回去的经典录入,秦观邀请做了备注加了后缀,答题时,秦观全部写的是大赵国典籍内容。
等这些题目做完,秦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