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感,之所以当时给李岩封了柱国,大部分是受当时的局势影响,他需要千金买马骨,而李岩那会儿也确实有战功傍身,在加上常宇背后操作。
而之后李岩在常宇手下将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能文能武智勇双全,青州保卫战,南下剿白旺以及黄河防线,战功和才能让喜欢或者不喜欢他的人都佩服不已!
在加上这段时间在京城帮皇帝骂街,好家伙,口条和思维让崇祯帝爱死了!
以至于很多时候退了早朝之后,崇祯帝都是一挥手,走,哥几个去乾清门整点。
当真是羡煞好多人,要知道内阁那几个大佬最多也就是在文渊阁喝口茶而已啊。
吃饭不仅仅是吃饭,主要是论政。
常宇不在,李岩三人便来出谋划策,当然也免不了替常宇擦屁股,便如前几日,出兵武昌之事,朝野震惊,不声不响调集兵马是大忌,不只是御史抗议,兵部,五军都督府和内阁都跳出来,连崇祯帝都气愤不已。
还是李岩给他摆平了,耐心安抚崇祯帝,一一逐条解释,不打招呼便如当初诓天下擒获李闯是一个道理的,便是让诸方势力一头雾水,才好趁机摸鱼,至于出兵的真正目的,拉练武昌兵马摸其底,窥其心,敲打荆州给四川施压。
也因此,才有了崇祯帝那义固君臣四个字。这其中少不得李岩的功劳,一早替常宇说话:“常公公的忠心日月可鉴,他自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此番作为必有深意。所谓术有专攻常公公在这方面他是专业的,皇上只管听好就是了”。
崇祯帝自然不怀疑常宇的忠心,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常宇这次连招呼都不给他打,但一听李岩说他是专业的就忍不住笑了,因为常宇经常在他跟前说,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术有专攻,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事吧,文官治国,武将卫国,这样朝堂上就会许多口水仗了。
这些话,这段时间崇祯帝几个也没少在朝堂提,也凭此压倒很多人的气焰,直接下了旨:趁这段和平时期花大心思在民政上,还有个地方军队也不闲着,将周边的盗匪冒头就打,还地方安宁。
今儿崇祯帝在乾清门请李岩三人,依然是商议事,这件事他其实已同内阁商议过,但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便决定听听李岩他们的。
让他苦恼的这件事,不是朝堂的火力,也不是地方上天灾,亦不是边关军情,而是李过入京。
虽然两方和了,可崇祯帝对李闯的恨绝不可能因为议和便有一丝的消失的,依然是恨之入骨的,把李闯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