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号机场所有人都在关注通话器内飞行员与塔台的通话声时,在20公13之外的12000米高空,坐在首席试飞员伊留申科右侧的领航投弹员布托维奇少校,已经将右眼对准轰炸瞄准镜的目镜。
“航向固定,打开弹仓!”
说话的是布托维奇,这只是固定程序:他右手在座舱右侧一个保险开关处一掰,露出里边的一个红色投弹按钮。
这会飞机的驾驶权其实就在轰投弹员布托维奇手里:当他微调瞄准镜上的旋钮时,其实飞机控制系统也在做着微调,除非伊留申科强行接手飞行控制权。
这是飞机设计师们的功劳,为了增加轰炸精确度,都联动了。
透过座舱玻璃,伊留申科能够看到前方地面射出的三道巨大的探照灯灯柱,呈三角状分布,对角间距离应该为100米,光柱呈五度角向外射出。
为了保密只能选择夜间试验,如果在白天试飞,几十公里外都能看到这架外貌奇特的飞机,那会引起很多猜测。
不过实战中可没有这么好的目标灯光指示:飞机上的伊留申科二人并不知道,“幽灵”目前存在的唯一意义,将会是在目视情况良好的昼间执行。
“十秒准备!”
在布托维奇的视线内,已经看到明确的目标点,当轰炸瞄准镜中间十字与目标中心点重合的一瞬间,“投了!”
说话见间,右手食指按下了红色投弹按钮!
伊留申科感觉飞机顿时一轻,耳机里听到布托维奇非常清楚的口令:“投下去了!关闭舱门,你接手控制权。”
当两秒后弹仓指示灯由红转绿显示舱门顺利关闭后,伊留申科开始驾机转弯。
三吨重的配重弹被投下,两秒后配重弹上的小型减速伞打开,炸弹下降速立刻减缓。在弹头和弹尾部,两盏强闪光灯每隔一秒闪烁一次,而且内部的一个无线电定位发射器同步发射出定位信号。
机场指挥室内的人清楚听到炸弹已经投下的呼叫,很快,就传来几处观测点捕捉到无线电信号与望远镜目视顺利看到炸弹发出的强闪光的报告。
而在空中,转弯过程中的“幽灵”内,投弹员布托维奇也能看到那枚被投下去的大炸弹发出的强闪光。
一切顺利。
指挥室内很安静,除了不断收到的各种观测汇报外,还有就是现场指挥员的通话声,其他人都没说话。
足足几分钟,观摩的委员们谁都没说话,免得打扰这里的工作: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人员为好。
斯大林听了好一会,正想说点什么,喇叭里又传来观测员的汇报声:“无线电显示高度600米,无线电信号跳闪时间改变,闪光信号正常”。
为什么会这样
设计师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反正上头给的设计上就是这么要求的,指挥室内的这一大群人当中,除了心知肚明的林俊,只有6个人反应过来可能的实际原因。
就是下午克里姆林宫会议在场的四位最高统帅部委员,加上那两名机要秘书。
500至600米,两万吨核弹空爆的高度!
不到十分钟之后,又传来前方汇报:“搜索分队已经找到目标,距离中心点大约180米。”
怎么这么快就测量出来了
目标区那里是一大块草地,以100米为间隔,直到距离300米的位置,画着3个巨大的白圈圈呢。
随便一估算就行了。
探照灯已经关闭,三个大家伙没被砸破!
当然,如果探照灯被从天而降的配重弹给砸了,只能说投弹员技术高、运气好!
阿尔希波夫听到前方观测搜索分队的报告后,立刻对五位委员道:“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精度,带有减速伞的情况下,从12000米往下投,已经差不多达到理论上的最高精度。”
“前两次实验数据是多少”林俊问:之前他都忘了问这回事。
“290米和350米,风向对精度影响很大。”
院长同志连忙解答,不过心里有点奇怪:“安德烈今天怎么回事要我报出这样的数据,万一斯大林这几位不高兴怎么办”
平时都叫自己大哥,孩子们喊自己是爷爷,安德烈这是搞什么
阿尔希波夫心中有疑问,因为谁都知道,就算是枚三吨重的超重型炸弹,扔在目标300米之外,这破坏力对身处建筑内的人来说,除了玻璃杀伤外,也没多少了。
就怕委员们不了解这其中的难度:如果不用降落伞,天上那两位甚至有可能将炸弹投进150米半径内!
如果那样,三吨的炸弹爆炸的威力
还是非常恐怖的!
奇怪的事还真是有!听到汇报的数据后,一位其实不懂军事技术的文职国家元首(加里宁),一位军队最高统帅、实际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和两名骑兵元帅,大家竟然对这个数据似乎还挺满意!
这让阿尔希波夫有点奇怪,不过既然委员们都很满意,他也就不必要再多说什么了。
阿尔希波夫不知道,就算是350米,那也是个会让斯大林等人满意的精度!
那可是枚“核弹”!
那架飞机在投弹时速度都快每秒300米,如果投弹时投弹员稍有迟疑或提前,这炸弹天晓得会偏出多少!这点斯大林等人还是会算的。
委员们很满意,斯大林都打算要为两位飞行员授勋了!
不过他还每没开口,指挥室的通话监听喇叭里再次传来试飞员的呼叫:“高度已经爬升至三级高度,退出冲刺速度,启动第二步实验。”
是伊留申科,他借着飞机重量减轻的机会,完成转弯后开始缓慢爬升飞行高度,将冲刺轰炸速度基本消耗之后,已经再次爬升了1500米。
林俊听到后,对其他几人解释道:“目前的飞行高度是13500米,飞机即将进入每小时850公里的巡航速度。
试飞员说的第二步实验非常关键,模拟的是轰炸完成后为了增大作战半径,关闭外侧两台发动机,减小燃油消耗量。”
大家这么一听,觉得这样的试验有点匪夷所思!
“飞机刚才起飞时并没有满油,不然滑行距离会接近1800米!在投弹完成后,机内燃油是和理论最大作战半径折返时是差不多的。”
林俊继续解说:“目前试飞员如果想回基地,必须要这样做,不然根本到不了家。当然,这只是假设,天上那架飞机现在还能正常飞个两三千公里。”
“幽灵”满载弹药情况下的飞行距离,是委员们目前最关心的!
斯大林问道:“如果这样飞,作战半径有多少”
“近四千公里。”
还是不够!林俊从那几位的脸上能看出来:大西洋可是有5000至6000公里宽!那样只能进行自杀性攻击!
这时阿尔希波夫似乎看出斯大林等人的微微失望,想了想道:“斯大林同志,各位委员,为了增大航程,我们的设计师和试飞员进行过最极端情况下的试验。
在飞机满载起飞后,爬升至14500米高度,进入巡航速度后就关闭两台发动机,在进入轰炸前就依靠余下的两台发动机巡航,这样在速度650公里左右的情况下,能保持在一万米左右高度。
理论上,目前德军的战斗机除非是迎头攻击,不然也威胁不到幽灵。”
目前那些最快的螺旋桨战斗机最高速度都快接近700公里每小时了,但在10000米高度,就算109g和米格3战斗机都飞不出幽灵那样的速度,连600公里都到不了。
高空空气稀薄飞不快,1000米以下低空空气太稠密,还是飞不快,就是这么回事。
阿尔希波夫继续往下说:“在进入投弹航线前,空中再次启动另两台发动机,然后爬升加速,投弹完成后再次关闭,返航完全依靠两台发动机,这样航程大概能达到近一万公里。”
四发6000公里航程,双发却不能翻倍,还是因为空气,因为它有阻力。
还没等斯大林等人再次失望呢,阿尔希波夫抛出了个斯大林等人闻所未闻的办法!
“我们学院正在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已经用双发慢速运输机做了实验,能大大提高飞机航程。如果在幽灵上能成功应用,它将成为洲际轰炸机。”
“怎么做”
“空中加油。我们在一架运输机机舱内装进一个有加压泵的大油箱,在机舱尾部设置一个绕有加油管的绞盘,这个绞盘还能承受一定范围内的瞬间拉扯冲击,加油管头上是个锥形捕捉罩子。
这是加油机,而后边的受油机机头上伸出一根受油探杆,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伸缩式的,当然固定式可靠性高一些。
前后两架飞机在空中保持同样的速度和略有差别的高度。
受油探杆和输油管一旦对接,两边的接口就会自动卡住封闭,这样就能实现在空中加油。一旦油加满,两边就会自动脱开。
紧急情况下,就算没有加满,只要后边飞机一减速,两边也会脱开,加油管管口自动封闭,加油管能承受一定的拉扯而不会损坏。
和能够增加的航程相比,受油机加装受油设备的重量还是比较值得的。”
众人一听,这办法好呀!
单发常规布局螺旋桨飞机是不能用这个办法,但多发螺旋桨飞机和连螺旋桨都没有的喷气式飞机显然可以这么干!
“如果加装这种设备,幽灵能飞多远”
“理论上只要发动机和飞行员吃得消,可以从莫斯科到白令海峡飞个来回。”
那至少进行三次空中加油!不过林俊知道,“后世”还真有人这么干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