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即便是儒教子弟,却也从不曾轻视过佛教道教。
道家玄学,佛家因果,自有其道理,还曾引得王守仁来了兴致,破有涉猎。
王守仁即便得了进士出身,入了六部观政,看似将脚跟落到实地上,可里头还是那个抱着做圣人念头的王守仁。
既是如此,他对沈瑞这首徒就颇为看重,一心想要与沈瑞师生两个做大明朝的圣人与颜回。
沈瑞对他这个老师的崇敬丝毫不作伪,可沈瑞看似是性子谨慎,心中却无敬畏;立志高远,却不思家国天下。
不能说他不是君子,可这样只盯着自身荣辱,格局未免太小。
因这一点,王守仁心中存了隐忧。沈瑞对亲族冷淡,身上没有缰绳,他担心其以后入了仕途会养成不择手段的性子。
王守仁这才特意带沈瑞来见一道一僧,想要借助这两位大师的观人术,看看沈瑞不足。
道士的话,正是对了王守仁的心思。
王守仁既想要做圣人,待弟子便也期望颇高。
大和尚却抚着肚皮道:“王施主莫要欢喜太早,沈小施主仕途未必平顺。他虽有功德护身不假,可也有恶果需偿,波折是少不得的,说不得还会造恶业。最好的法子,就是入了佛门,修去满身恶业,方能平安康泰一声。”
王守仁闻言一愣:“他一少年,不过十余岁,这恶果何来?”
大和尚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辰未到。沈小施主的亲人即能将功德传到他身上,自然也能将恶业传下”
沈瑞家的情况,王守仁知道得很详尽,晓得他家中有一祖母、一父、一兄。再往上数,沈瑞的祖父与曾祖父去世时都年寿不高。这般书香门第,能造下多大恶业?
听着大和尚的意思,这传下的恶业与沈瑞身上护身的功德相互对峙抗衡,给沈瑞以后的人生会添不少麻烦。可孙氏做了几十年善事,难道沈家那位祖上做了几十恶不成?
后殿前庭院,沈瑞站在两棵高大的玉兰树前,抬头仰望。
一个个小小的花骨朵,服服帖帖地依偎着树枝。
城外不如城里暖和,徐氏院子里也有一棵玉兰,花骨朵已经手指头那么长。
这玉兰的小花骨朵有什么好看的?沈瑞看了几眼就腻了,却不着急回禅房。王守仁方才打发他出来的意思很明显,多半是那几位有什么要紧话要说。
沈瑞便请小沙弥继续带路,将山寺前后都逛了一圈,什么古槐、古松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