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仁义无双王元旭
第151章 仁义无双王元旭
眼下奇巧阁已经快把偃师黎氏的铁匠给挖了个一干二净,鲁方当即带着喜讯去向王景汇报:“主人,方幸不辱命,黎家已不足为虑矣。”
王景从鲁方手中接过名册,扫了几眼,快速提取上面的关键信息,尤其是得知连黎家的匠师都被挖过来之后,脸上也是止不住地露出了笑容:“匠师一十二名,工匠四百百,学徒千余,短短时间里,你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看来确实是用心了。”
鲁方终究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被王景这么一夸,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但胸膛却是挺得高高的,表情也十分得意,但嘴上还是谦虚地回了一句:“就是钱花得有点厉害,还望主人不要怪罪。”
王景朗声大笑:“些许钱财算得了什么?人才是无价之宝,这次你做得很好。记住了,奇巧阁必须以人才的招募和培养为重心,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可人才要是流失了,那奇巧阁才是真的要完。”
聊了几句,鲁方又想起了关于黎丰之事,因此特意向王景请示:“主人,新加入的这十二位匠师之中,有一人需要特别注意。”
“哦,何人?”
鲁方指着名单:“黎丰,字子茂,此人才华横溢,智力极高,属下亲自考验过他,《墨经》中的《力学》篇,他几乎一读就懂,而且能举一反三,此等人才,实在罕见。”
这下子,连王景都感到惊讶了。
毕竟力学篇虽然不难,但是也不是谁都能一学就会的,更何况鲁方本身也是这个领域中的天才,能够得到他的赞叹,黎丰的才华和天赋之强,可想而知。
王景得知黎丰的境遇之后,也是相当无语,只能感慨如今这世道,就连世家豪族内部都是各种倾轧和内卷,嫡系血脉和旁支庶出的矛盾不断,可见世家豪族之人也绝非铁板一块,这里面或许可以做些文章,对对名门望族进行分化瓦解。
而王景起兵之初得到的支持,实际上是王允以“赠予”的方式提供的,甚至这其实是一种“借贷”。
王景面露疑惑:“他既然出身偃师黎氏,又有如此出众的才能,为何会脱离家主,向我们倒戈?”
王景的手指头,轻轻敲打着桌面,开始思考和盘算起各种可能性。
三天之后,洛阳皇宫,又是例行的朝议大会。
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扯了半天之后,刘协身边的新任中常侍史淮扯着嗓子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黎丰年轻时就展露出过人的才华,十岁就能将四书中的《论语》和《孟子》倒背如流,因此而受到当时的成皋县县令的赏识,甚至有意推举他为孝廉。
所以才会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
普天之下,世家内部,如黎丰这般被压迫和埋没掉的人才,恐怕还有很多,这些人,其实也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他做了这件事,也许会死。
人地资源的矛盾空前尖锐,内卷是必然的结局,哪怕是世家的内部,也会因为子孙的繁衍而出现利益分配不均。
如今的东汉,也到了社会秩序濒临崩溃的前夜,世家空前强大,甚至压倒皇权。
按照这样的社会结构,生产力不提升的话,那么两三百年左右,整个社会就会因为人口的增长而进入发展停滞的瓶颈状态。
这一历史事件,其影响遗留至今,是儒门必学的内容,李儒又岂会不知?
因此王景只是稍微开了个头,李儒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而且就算黎丰如此落魄,妒贤嫉能的黎威也没放过他,平日里还时常克扣他的工钱,连一个匠师的身份都不给他。
若是操作得当,恐怕能够一举削弱天下世家。
若非碍于名声,怕是让黎丰横死街头都有可能。
正当群臣和皇帝都准备散会走人的时候,王景站了出来,语气肃然:“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文武毕至,群贤济济一堂。
而袁绍和袁术则美滋滋地瓜分了整个汝南袁氏,实际上袁基只要还活着,他们两个就根本没机会。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王景先是向刘协拱手行礼,随即便神色自若地侃侃而谈起来:“臣出身太原王氏,却是家族次子,为谋出路不得不投身军旅,九死一生才换来今日荣光。可天下如臣这般之人,多如天上繁星,他们却未必有臣这般的运气。”
结果此事最后在黎威父亲的运作下,不了了之,最后举孝廉之人成了黎威。
但不做这件事,现在就马上得死。
毕竟王景留他一条性命,本就是让他当一把能杀人的刀。
但是让王景感到好奇的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为何“叛门而出”?
这确实不合常理。
虽说作为汉武帝手里的那把刀,主父偃最终的下场可谓凄凉无比,但李儒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此事。
但同时也失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内部矛盾开始激化。
回到卫将军府,王景立刻叫来李儒,将黎丰的生平告诉了他,然后下令说道:“文优,你找人暗中散布关于黎丰此人的消息,制造声势。”
“将军有话,大可畅所欲言。”
作为家中次子,王景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继承权的,无论是家业还是爵位,只要他的大哥王盖一日不死,太原王氏偌大家业就基本上与王景没有关系。
虽然黎威做的事情看似有违儒家的“礼教”,可仔细想想却又非常合理,毕竟帝朝虽然有着各种神功妙法,但强者本身并不参与生产,更不会轮着出头下地种田,因此帝朝还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粮食产量十分有限。
这些年来,黎丰在黎家可谓是吃尽了苦头,这事情做不得假,随便找个人都能打听清楚。
王景拿了家族的资源,做大做强之后,就必须有所回馈,甚至必须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你要是不“还”,名声可就臭了,会被整个圈子所排挤。
所以历史上袁绍和袁术才会联起手来,把黄琬和袁基给坑死,动手的人是董卓,所以董卓背了黑锅。
鲁方知道王景在担心什么,所以连忙解释了一遍黎丰的身世:“主人请放心,属下已经遣人调查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起来,这黎家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好不容易出了個人才,不仅不重用,还刻意打压,所以才会导致黎丰与偃师黎氏离心离德,叛出家族。”
李儒何等精明,立刻猜测到了王景的用意,目光一震,表情惊诧说道:“主公,你这是欲行推恩令乎?”
昔日汉武帝便是依照了主父偃之计策,成功以一纸推恩令便分化瓦解了天下的诸侯王,解决了炎汉帝朝在高祖刘邦时期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最终让汉武帝得以完成中央集权这一空前伟业,最终北逐匈奴,消灭了华夏文明当时最大的外部威胁。
因为一旦社会发展进入瓶颈期,要么就爆发产业革命,突破上限,要么就爆发内部战争,减少人口。
功名被夺,父母横死,黎丰为谋生计不得不自己偷学黎家的冶铁技术,以至于从前途光明的“儒生”,沦为社会底层的“匠人”,这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换做一般人早就投河自尽了。
不止是皇帝刘协,就连文武百官,也很想知道,极少上朝的王景今天破天荒的来开朝会,究竟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凡董卓有点脑子,都不会杀了黄琬和袁基一家。
奈何董卓玩不明白政治,还以为黄琬、袁基跟袁绍、袁术是一伙的。
现在王景便是拿此事来做文章,向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儒家的礼法开炮。
“臣虽非名士,却也熟读经典,常闻圣人教诲,想我炎汉帝朝素以仁孝治天下。君子治国以仁,孝悌为本,此话对还是不对?”
黄琬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言辞凿凿地点头应和道:“祁侯所言极是,百善孝为先,此乃帝朝立国之本。”
杨彪很是不爽地瞟了一眼黄琬,心中暗暗不屑。
呸,狗腿子!
然后他连忙越众而出,屈居第二,同样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对王景大加赞扬:“祁侯此言可谓大善。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谓六顺也。若人人皆能恪尽孝道,则天下自可国泰民安。”
其余百官,也纷纷赞同。
哪怕他们再不爽王景,也不可能反驳儒学的核心思想,真要敢干,那可就是欺师灭祖,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见大家一致认同,王景点了点头,但马上话锋一转:“那就奇怪了,君子尚且治国以仁,为何世家大族,对待自家的骨血,却如此苛待呢?”
随后王景便借此机会,将黎丰的遭遇说了出来,这件事情连日来经过李儒的刻意传播,早就在洛阳城内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许多的话题和争论。
如今听闻王景提起此事,原本只是口头上声援他的黄琬和杨彪心中顿时有了十分不好的预感。
而接下来的事情,果然如他们所料一般。
王景借题发挥,质问百官:“都是一家一姓,有的甚至是同源血亲,富者妻妾成群,锦衣玉食,贫者落魄无依,拮据而死,此举仁乎?”
站在大殿之上的官僚,哪个不是举孝廉出身?
他们本就是世家豪族之中的既得利益者,王景说的话,他们听不明白吗?
不,他们非常明白。
但他们不敢赞同,世家豪族要立足要壮大,就必须集中资源在主脉的手里,如此才能集中力量,维持自身的强大,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而集中资源,必然导致分配不均,从而有的人分到的多,有的人分到的少,毕竟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有了私心就会有亲疏远近。
这是“仁”吗?
当然不是!
大家同是一个先祖,体内流淌着相同的血液,凭什么你分得多,我分得少,甚至分不到手,还被处处打压针对?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一个组织,无论是国家还是世家,想要发展就必须对内压迫剥削,集中资源。
因为那些不这么干的,早就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迅速淘汰掉了。
为此眼下的儒门,已经与孔孟时代的儒家有了极大的不同,内部甚至渐渐淡化了仁与义的概念,而是去重点强调孝悌,强调礼法。
为何如此?
仁义的本质,其实是下位者对利益的合理诉求,即人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需求与渴望。
而孝悌则不然,那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要求,是下位者必须做到的义务。
淡化权益强调义务,目的是什么,可谓不言自明。
而王景此时要做的,便是扯下世家豪族的这层遮羞布,将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展现在全天下人的面前。
儒门不是整天将孔子的教诲放在嘴边吗?
不是整天拿仁义说事吗?
行啊,现在我就分割你们的财产,允许庶出和旁系,也有资格参与到家族财富的分配之中。
谁敢反对,谁就是不仁不义之徒!
“臣恳请陛下,颁布新的《遗产法》,规定家主若是身故,那么无论庶、嫡,皆可继承遗产,此举不仅符合圣人的教诲,同时也兼顾了公平,可谓大仁大义。”
庄严肃穆的大殿上,王景的话,掷地有声,顿时掀起一片惊涛骇浪,让众臣闻之色变。
别看世家和豪族将孔子捧上神坛,还把儒家经义奉为金科玉律,可他们自己真的打心底里认同这些大道理吗?
或许有一些人确实是认同的,但大部分人的内心其实是不信的。
他们要是信了,帝朝的大量流民又是怎么来的?
一个个整天向农民放高利贷敲骨吸髓,大搞土地兼并,不顾百姓死活的上层阶级,你指望他们能有多高的道德水准?
世家和豪族内部肯定是有好人的,但数量不说凤毛麟角,也是屈指可数。
儒学能得到皇帝和世家的共同青睐,是因为其所描绘的社会构想,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刘邦建立炎汉帝朝之初,以黄老之道治理国家,偶尔还会提及仁与孝,以彰显出炎汉的德政。
可到了东汉,孝悌渐渐成为社会主流,仁之一字,早就被束之高阁,形同虚设。
王景如今借“仁”之名,真正要做的事其实是假托圣人之名,行分割世家豪族的力量之实,达成不断削弱世家和豪族的这一宏伟目标。
但出身世家,并且都是既得利益者的文武百官显然不是傻子,昔日汉武帝一纸推恩令,瓦解天下勋贵和藩王,完成了帝朝的中央集权。
如今王景的所作所为,毫无创意,不过是昔日帝朝的故技重施罢了。
因此朝臣立刻群起反对,就连黄琬和杨彪等刚刚投奔过来的政治盟友,都开始和王景离心离德,产生了裂痕。
王景要削弱天下世家,世家又岂会坐以待毙?
一场激烈的对抗,已然无法避免。
朝会不欢而散,王景刚想离开,却被王允叫住:“元旭,伱我父子二人也有段时间没有一起好好聚聚了。”
“父亲相邀,景岂敢不从?”
王景坐上了王允的马车,去到了司空府。
大厅里,王允屏退左右,显然是有私密的话,要和王景商量,刚开口就提起了今天朝堂上的话题:“元旭啊,你今日朝堂上的举动着实是太冲动了,百官不可能会答应的。”
“怎么,父亲也反对《遗产法》?”
王景表情淡然,目光平静,让人丝毫看不清他内心之中真正的想法。
成为了大人物,他现在已然习惯了这种万众瞩目的生活,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所关注。而王景也随着炼神修为的提升,以及天命帝星的壮大,越来越有威仪和城府,加上不断征战杀伐所积累的霸道气势。
在不少有心人的眼里,他不似帝王,胜似帝王。
就连王允都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越来越不是池中之物,甚至坐在王景身边,都让他这个当爹的有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被王景问及是否反对《遗产法》的问题,王允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说道:“太原王氏并非只有我这一支,纵使我不反对你,天下世家也绝不可能答应此事。”
太原王氏源自姬姓,乃周朝王室后裔,自先祖王翦建立家族以来,传到今日,共有两大分支,其一是琅琊王氏,其二为太原王氏。
而太原王氏内部,实际上也分为两支,王允和王景父子二人所属是祁县王氏,王景的祁侯封号就是这么来的。
太原王氏除了祁县这一支之外,还有晋阳王氏这一支。
王允虽然为官清廉,但王氏可不穷,名下不仅拥有大片田产,而且还控制着多支并州的商队,每年都能从中获益不少。
而嫡、庶之分,本质上是世家内部的一种分配模式。
在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下,子女们被分成了嫡子、庶子,尤其是嫡长子,在继承爵位、家产等方面,都会比其他子女要优先,所享受的权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
而庶子则落魄的多,他们的生母基本是妾、女婢、以及外面的情人所生,能享受的权利很少,并且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多是看重他母亲的地位如何。
比如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绍就是庶出,而袁术是嫡出,虽然不是嫡长子,但身份上确实比袁绍高贵不少,两人也因此而分道扬镳,甚至之后还为了争夺利益而彼此开战。
历史上若非袁绍和袁术相争,曹操、孙策和刘备等人,根本没有机会崛起。
袁家因袁绍和袁术的嫡庶之争而失了天下,就足以证明一个道理,想要成大事,还是得集中力量才行。
而王景的《遗产法》,却是要对世家釜底抽薪的杀招,彻底断掉他们的根子,世家怎么可能接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