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争,刺史代表朝廷就是与地方大员争,诸侯国已经动起来了,如果再实行刺史,就是把这些地方大员、门阀士族往诸侯国一方推。
公孙弘和卫青都懂刘彻的意思,于是看向张鸥。
张鸥上前一步禀报:“陛下,臣觉得刺史一事暂时就此作罢。”
就这样,刘彻无奈的做下了两项决策,向所有诸侯国下了一道诏书,推恩令只做参考和征求意见;意见下派各地的刺史全部召回,以稳住地方。
相当于刘彻前期轰轰烈烈最看好的两项改革,就这样在外有强敌内有恶鬼的形势下夭折了,这是刘彻第二次改革失败。
不甘心充斥在刘彻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他重重的一拳打在桌案上,内心发誓,一定要实现强汉目标,迟早让这些诸侯国消失。
小不忍则乱大谋,安内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来,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攘外。
卫青详细的汇报了从边疆送回来的战报:
北面,
左贤王呼韩特、左谷蠡王伊稚斜、孜然王鲍威尔针对即将入冬的情况,兵分三路南下雁门、渔阳和右北平劫掠物资,当然,这是常态,因为马上要入冬了。
前面说了,此时的匈奴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有限,每到冬季,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他们只能南下抢劫物资。
虽然匈奴南下是迟早的事情,但没想到龙城之战后匈奴还是按部就班的打劫。
“卫青,你可有信心!”虎贲军毕竟是第一次用,刘彻有信心,但还是问道。
卫青很自信的看了看公孙弘,内心早已激动不已:“首战必胜!”
公孙弘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严肃的说道:“卫青,各诸侯国可都看着,只要你稍有差尺,他们就会抱团向陛下发难。”
连锁反应,卫青深知其中利害。
“那你对此战有何想法。”刘彻信心十足的走上龙椅。
卫青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拿孜然王鲍威尔开刀。
匈奴孜然王鲍威尔,隶属左贤王部,属三级王,但这个王有着不一般的情况。
经过雁门郡及卫青先头部队岸头侯张次公的侦查,孜然王鲍威尔的地盘就在雁门郡对面,军队规模在三万,他与伊稚斜不一样,他属于土生土长的王。
卫青拿孜然王开刀就是想第一步翘翻匈奴南下劫掠的桥头堡,将雁门出关的百里草原搞成无人区和缓冲带,以防万一。
面对卫青的作战方案,刘彻大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