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胤禛像忘了此事一样,再不提起,贾环悄悄向胤禟打听了一下,知道胤禛所料不错,胤祯果然没来见过他,难免有些担心。胤禟见他那副样子,嗤笑道:“所谓杞人忧天,说的就是你了。你且放心,这个差事,除了老四和老十三,谁去都能做的漂漂亮亮的老十四第一次办差,更不必说,瞧着吧,不出一个月,风风光光便回来了。”
贾环不满道:“为什么偏就四哥和十三哥做不好?”
胤禟笑道:“那两位,委实太较真了些办差嘛,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是?”
贾环听出些苗头来,哼了一声不理他,回家继续折腾他的地。
事情亦不出胤禟所料,胤祯的差事果然办的又快又好,不出一个月,贾环便又在庄子见到了凯旋归来的胤祯,晒黑了些,精神却极好,说话间神采飞扬。
他口才极好,饭桌上说起扬州的种种风情,让从未去过江南的贾环听得向往之极。
胤禛却很少说话,一面监督贾环吃药膳,一面含笑应对胤祯,仿佛是一副看到弟弟出息了,哥哥与有荣焉的模样儿,但是了解他极深的贾环却看出来他心情并不是很好。
胤祯正提到扬州的园林,精致秀丽不说,园林里还大多养着五六个戏班子,昆腔、京腔、秦腔、徽剧、梆子轮着番的听。
贾环对扬州的园林喜欢的很,但对听戏就不是那么感兴趣了,感叹道:“扬州的人都好有钱,一个园子里养那么多戏班子。前些年我们家也算富贵的,也就养了一个戏班子,还有些勉强呢四哥,你家里养了戏班子没有?”
胤禛看了他一眼道:“我哪有那么多闲钱养这个,我们兄弟里面,也就是老十家里有一个唱昆戏的班子,还是他今年去扬州时缠着老九给他置办的,之前还显摆了好一阵子,因你在畅春园里住着,老十才没敢扯上你一起现在热乎劲也过了,你若喜欢,回头让他送你。”
贾环连连摇头,道:“我才不爱听那个,咿咿呀呀的,半天也唱不完一句话,白养着费钱。”
不知是不是错觉,之后的胤祯的情绪似乎乍然低落很多,话也少了,匆匆吃了饭,便告辞离去。
贾环见胤禛眉头微皱,道:“四哥,十四哥的差事做的不好吗?”
“好,怎么不好?八十万两银子,不到一个月,便追回了六十万两,怎会不好?”
“那四哥为什么不高兴?”
胤禛沉默片刻,叹道:“前年的时候,我和老十三去过一次江南,是为了赈灾纳捐去的”
“纳捐?”
胤禛解释道:“朝廷中这些年财政颇为局促,打仗、赈灾、俢堤还有皇阿玛南巡,都要大把的银子,一旦缺钱了,实在没法子便去找盐商纳捐,或百万两或几十万两不等。”
贾环不由咋舌,连皇帝老儿没钱了都要问他们要来花,扬州盐商之富,可见一斑。
胤禛目露回忆之色,继续道:“我和老十三下到江南,那些盐商殷勤备至,千两银子的一顿饭,秦淮河水上戏,一箩筐的金叶子备在那里,洒下水里让弄潮儿去争抢一出手便是十顷的园子,提到纳捐,也不说不给,却只一味的哭穷”
贾环顿时沉默下来,有些明白胤禟口中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意思来。
只听胤禛沉声道:“扬州那个地方,是个看不见的泥潭,谁去都要陷进去那里官商勾结,老爷子也是知道的,每次特特的选了清官儿送去,可是还是不顶事。我记得其中有个姓陈的,为官最是清廉,为人亦有风骨,那些盐商一开始连他的门槛都进不去,送的东西也原封不动的送回去,可是不到一年”
摇头叹道:“只因那人写的一手好字,一开始他的手下五两一张,千恩万谢的求了去,半年以后,竟成了一字千金,锁拿回京后竟还喊冤,他也不想想,便是二王的真迹,也不过如此,他以为他是什么东西?还有一个,最是油盐不进的,堪比今朝的强项令,谁知最后闹到盐商罢市竟是他斟茶认错了事。”
贾环只听的目瞪口呆,难怪胤禛会有扬州水深之语了,这地方,还真是深的很。
“朝廷就没有又清廉又聪明的官儿派过去吗?”
胤禛微微犹豫了一下,道:“许是有的。”
贾环微微一愣,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许是是什么意思?等胤禛下一句话出口,他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个人你也是知道的,林如海。”
贾环啊的一声,林如海他如何会不知道?林黛玉的父亲,他的姑父,原是探花出身,任巡盐御史不到两年便去世了。听府里人说,是因思念林黛玉去世的母亲过甚而亡,他当时便觉得奇怪。只看林如海家里有两房妾室,可见他们夫妻感情便是好也是有限的,如何就到了让三十多岁正值壮年的男子因思恋过甚而亡的地步?如今听胤禛的意思,他的死只怕不简单。
胤禛道:“老爷子对他原是寄予了厚望的,谁知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陷进去,他既死在了任上,这些,都不重要了。”
贾环默然。
既然,扬州的水那么深,胤祯才去了不到一个月,就能将这些事理得一清二楚?
他这次承了盐商的情,那下次果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沉默半响,只得无力安慰道:“这件事,只怕谁去都是那个样子,四哥也别想那么多了。”
胤禛叹道:“这我如何不知?只是,老爷子怕是要失望了。”
乾清宫中,康熙将手里的折子随手扔在案上,冷笑道:“真是好一篇锦绣文章!老十四,做得一手好文章啊!”
疲惫的挨上椅背,伸手按揉眉心,李德全知机的上前,在他在头上轻轻按揉,前些日子他在贾环身上也学了几手,虽比不上专干这个的,但是缓解疲劳却还过得去。
康熙感受到身上传来的轻重适宜的力道,仰头靠着椅背上,放松了身体,闭上眼睛。
李德全不紧不慢的按着,心中却颇不平静。这世上,再没有比他更了解康熙习性的人,他绝不会将康熙说胤祯的这句话当成夸奖。这些日子,众皇子中,康熙对胤祯最近,做什么都带着,又委以重任,在这档口,大家都觉得康熙是要立他做太子了,但现在看来
只听康熙冷哼一声:“聪明太过”
又是一声喟叹:“老大有勇无谋,心狠手辣,却又缺乏心狠手辣的心机;老二无能暴虐;老八以前看着还好,只是近年来越来越小心,谨慎太过,没了继承大统的格局;老九、老十凡事但凭喜好;老十三是个好的,可是那宁折不弯的性子其余皆碌碌啊!”
李德全连手没有颤一下,但是心中却掀起巨浪。虽康熙在他面前向来没什么顾忌,因是知道他绝不会说半句不该说的话,但是从未想过能从康熙口中听到这么重要的事。
“朕还以为老十四能争气些,谁知”
康熙语声沉重:“为官的结党营私,为吏的贪赃枉法,讼不平,赋不均,科考舞弊,国库空虚这天下,这天下”这天下,谁担得起?
李德全听到心惊肉跳,却听康熙长叹一声,道:“朕子嗣众多,个个都是文武全才,原还嘲讽唐太宗晚来昏聩,几至后继无人,谁曾想,朕竟也落到这般田地!”
康熙点评众子,却始终未曾提及胤禛,李德全想起之前在庄子听到的对话,状着胆子道:“依老奴来看,并不是爷们不好,只是万岁爷心里先有了四爷,再看其他,便觉得有所不足了。”
康熙默然不语。
李德全的话,正戳在他的心里,之前因听了贾环之言,日日夜夜想的便是此事,想他的大清朝,想他的儿子们谁能将这已然初显衰败之象的大清朝整肃一清?谁又愿意将这大清朝整肃一清?几番深思,唯有一人
是以,哪怕那个儿子不久前才激怒了自己,哪怕自己说了不奉召不得面君的气话,仍旧亲自去了庄子见他,谁知竟天不从人愿,好好的一个儿子,竟被害的老二,他该死!
回来以后,将儿子们又一遍一遍的捋,最后目光落在十四头上,他和老四一母所出,又文武兼备,或许能有几分老四的气象,谁想一样是失望这天下,现在要的,不是随波逐流、和光同尘的聪明人,要的是一根定海神针啊!
李德全说的不错,这些儿子,不是不好,只是他早认定了胤禛,这些儿子再拿出来一比,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只听李德全又道:“前儿老奴听庄子来的人说,这几日庄子正收稻谷呢,万岁爷这些日子也累着了,不如去庄子转转,散散心,也好去看看十五爷,不然十五爷又要抱怨,说老爷子不想他,不疼他了。”
想起贾环,康熙嘴角终于溢出笑意,道:“这小东西,自己成日的玩耍,不知道来见朕,倒要朕去看他。”
因胤祯写的是明折,抄本当天晚上便到了胤禛的手里,贾环也就有幸目睹了胤祯写的好文章。
上面洋洋千言,有言及沿路艰辛的:“途径x县时,突遇大雨,路皆泥泞”
有表忠心的:“从人忧心大雨后山中山石滚落,建议缓行数日,然思及皇阿玛临行之言,终不敢稍待”
之后便是到了地方之后,训诫官员,召集盐商等等,这些都是虚话,贾环一目十行,一扫而过,再到后面,便是胤祯办差的结果了,先是关于调查盐税骤减之事,言道如今私盐如何泛滥,守法商贩生存艰难云云,最后是他的成果:追缴白银六十万两。
“私盐泛滥,好一个私盐泛滥!”贾环不觉得有什么,胤禛却看的心头火气,拍案道:“几个苦哈哈的汉子,活不下去时,肩挑手提,能运得几斤私盐?那些盐商,才是最大的私盐贩子!贼喊捉贼,莫过于是!”
一抬头,看见贾环担忧的眼神,没来由就有些心虚,道:“环儿,我”
贾环道:“四哥,不如你写折子吧?”
胤禛默然半晌,道:“罢了。”
他终究是要远离朝廷的,现在他还是皇子,看不过去的事可以去管去问,之后的日子还长,他看不过去的事,又拿什么身份去管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