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怎么着都是有点儿谱的,就算是生造词,基本上也会符合礼祭古字的造词法,也就是说,各种词义前置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否则在行家眼里,完全就是一眼假,只会贻笑大方。
要说罗南的母语也是以词汇和语义丰富而着称的,但是面对着上百个版本的“二十七意”,上千个相似又不同的词汇条目,只是单纯考虑一下翻译的念头,就觉得通体无力。
他肯定不会去翻译的,顺便也放弃了逐词进行解析的想法,也就是将这些版本大略浏览一番。
嗯,怎么说呢,还可以。
毕竟是从上万年的历史流变中筛选出来的精华版本,在学术上几乎都做到了无懈可击。
至少以罗南现阶段宇宙大历史和礼祭古字研究水平来看,找不出什么毛病。
有些思路还很有启发性,能够不同程度补益、修正罗南当下的历史认知。
但,也仅此而已。
罗南阅读这些,和阅读其他的史料没有什么差别……严格来说是有差别的,因为它不纯粹。
最初罗南阅读的时候,感觉它就是一条从“古神诞生”开始,蜿蜒而下的时光长河脉络。而所谓“二十七意”,其实就是在这条时光长河中,选取的二十七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大事件。
这也没什么,罗南自己就做过。
他的“大时空模型”,亦即综合了“含光-地球时空大事件”框架、武皇陛下与瑞雯合着“礼祭古字范文”还有《天渊万国战史》相应历史事件脉络,最终形成的“演义时空”,很大程度上就是专做这些事的。
盘转时光长河,淘洗真实虚妄,是任何一个礼祭古字学习者、大历史研究者的终极追求之一。
可到后来,罗南就发现,没那么简单。
因为“阍君”在最初版本中,并没有限定于历史事件,代之而起的,是多项修行境界描述或者预期,好像是对其中涉及的古神、新神、幻想种、遗传种甚至六天神孽之流,进行的评价,而且试图用最简洁的礼祭古字词汇进行概括总结。
有一条该领域的公论:
如果最初“阍君”的选择标准再统一一点儿,比如全部都是历史大事件,围绕“二十七意”的争论会少很多。但他选择了“杂糅”,变得历史不是历史,修行不是修行,标准不够统一,最终并无效果,却是暴露出了一个野心。
他似乎是想模仿“逾限神文”,在礼祭古字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更简洁、更深邃、更具神异的新的“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