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常上网的人眼里,后世国内最火的国产手机品牌中,最强的当然是夏为的荣耀;其次则是诸如小米、联想、酷派、魅族之类。
至于oppo和vivo手机,在手机发烧友和大部分资深网民眼里,早就被打上了“厂妹自拍机”的烙印,觉得没什么前途。
殊不知,正是被“主流社会”忽视的oppo和vivo,在2014~2015年的时候,也能各自有每年三四千万台的出货量,最高峰时甚至逼近过五千万。在一众国产品牌中仅次于夏为和小米,与联想互有胜负,徘徊在3~5名的位置。
而且,如果进一步深挖,不看销量,单论纯利润,oppo和vivo明显超过小米和联想,仅仅排在夏为之后,占据国内品牌2~3名。
小米拼死拼活靠打“高性价比组装机”的牌子,吸引了人数稀少的懂行懂配置的客户,把硬件成本1000块的手机勉强卖到1200就算逆天了。
而vivo等牌则靠忽悠广大不懂配置、只看手机颜值、只看手机代言明星洗剪吹的用户。轻轻松松把硬件成本1000块的机器卖到2500,都有人肯当这个接盘侠。
历史上oppo和vivo的成功,告诉了后世it人一个教训:做硬件和做软件,永远隔重山。以软入硬的行家,哪怕强如小米的雷俊,也往往会忽视线下消费的力量,不屑于去铺门店,不屑于实体店营销,以为互联网网购已经占领了全世界。
殊不知,在中国,在广大的农村和其他小城镇,每年就是有那么一亿多台的手机市场,是靠实体店店员面对面推销卖出去的。是靠专门对付信息不对称的乡村客户、以便把产品卖出一个豪爽的价格来赚钱的。
oppo和vivo沉下心来,花了五年,十年,在其他同行纷纷觉得“线下实体店肯定要完蛋了”的大形势下,坚持做线下,坚持布局,最终杀到了国内前五的销量。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说明一个道理:哪怕到了2016年,中国依然有20的手机市场,是由那些不网购、甚至平时不开流量不上网的人撑起来的。
何况2008年,中国的网民人数规模只有8年后的40。这个国家还有11亿人不上网,有13亿人不网购。
顾莫杰的“初心”手机,要走出由软到硬这一步,营销布局何其艰难。
其中辛酸,绝对不是公司产品生态中各种软件之间相互互推捆绑所能比拟的。
顾莫杰是从2012年重生的,哪怕不被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