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仁多东光摇摇头,“我现在看不懂这个战局。” 自从李虎攻占大同,投奔大宋之后,大宋就确立了攻击贺兰山的战略优势,可以两路夹击了,但大同和汴京的关系一直紧张,以虎烈府目前的处境来说,根本没有条件攻打西夏。 李虎的军队太多,并且是军饷制,代北养不活这么多军队,所以李虎投靠大宋就是为了讨钱养军队,但大宋岂能养虎为患?西夏就是前车之鉴,汴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李虎和汴京的矛盾必然紧张。前年大宋西征,李虎打到前套就不打了,后来为了和西夏建盟,无视汴京,直接把前套还给了西夏,这导致大宋不得不放弃李虎,秘密结盟女真人,要联手攻杀代北。 这些事情李虎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防备,所以李虎没有任何条件打西夏。正因为李虎深处绝境,兴庆府才认为,这次大战是大宋发动的,而李虎为了缓和和大宋的关系,不得不主动出击,一直打到贺兰山。 这个推测有道理吗?李虎凭什么相信汴京,相信女真人,敢置大同的安危于不顾,以主力远征西夏? 现在兴庆府基于自己一厢情愿的估猜,认定大宋发动了西征,但陕西边境的宋军至今没有大规模集结,各种渠道送来的消息也表明,宋军至今没有北上攻击的迹象,整个战局看上去和李察哥的估猜非常近似,这是李虎单方面发动的攻击,主战场的确在北线。 然而,兴庆府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宋军马上就要大规模攻击,坚持把李察哥放在南线战场。 “南线宋军会不会攻击?如果攻击的话,何时攻击?”仁多东光说道,“正常情况下,宋军一般选择十月北上攻击,也就是说,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李虎孤军深入,在贺兰山连续攻击三个多月,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损耗都极其惊人。更重要的是,他有可能把我们的主力全部吸引到贺兰山以北,这样当宋军突然发动攻击的时候,势如破竹,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突破灵、夏防线,直逼兴庆府。” 李安惠听懂了,用力拍拍仁多东光的肩膀,笑着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在不违背兴庆府的情况下,说服皇帝,把擒生军调到北线,先行击败李虎,是吗?” “对,兴庆府这种部署的最终目的是剥夺晋王的兵权,但仗要打,敌人要赶走,如果我们假装顺从兴庆府,公开支持皇帝,绝对遵从皇帝,皇帝也会心领神会,从善如流,接受我们的计策,先行攻打李虎。” “这其实就是晋王的计策。”李庆云不满地说道,“你只不过把这个计策装扮了一下,套上了兴庆府的外衣而已,但这样做等于背叛了晋王,一旦北线取胜,晋王的处境就非常艰难。” 仁多东光无奈摇头,“但如果我们和皇帝对峙下去,和兴庆府针锋相对,这仗怎么打?国祚还要不要?相比西夏的安危,晋王这点牺牲算什么?” 李庆云脸显怒色,但想到眼前的紧张局势,他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如今奸佞当道,只能曲线救国了。 “现在我们不知道大宋会不会出兵,何时出兵,我们唯一能作的就是抢在大宋出兵之前击败李虎,这样当大宋出兵的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兵力南下支援晋王,否则两线作战,我们如何应对?兴庆府斗争激烈,大夏此刻内忧外患一起爆发,稍有不慎就是玉石俱焚之祸。我等做为党项人的子孙,岂能置国祚社稷于不顾?” 李庆云垂首不语。李安惠低声轻叹,拍了拍案几,对仁多东光说道:“你马上拟定攻击之策,我急禀兴庆府,请求援军。” = 克夷门到兴庆府三百多里,驿马日夜疾驰,一日内飞抵京都。 李安惠奏禀,右厢各军正在黄金谷集结,准备迎战敌军,但据探马禀报,敌军数量庞大,总兵力大约在十万到十五万之间,而右厢各军总兵力只有五万多人,即使占据地形之利,也无法击败敌军,请皇帝急速调遣擒生军相援。 李乾顺连夜召集梁乞申、李仁忠、仁多保国等中枢大臣商议对策。 梁乞申反对,他认为李安惠的奏报严重失实。虎烈军远征贺兰山,要带着大量的粮草辎重,随军民伕很多,十五万人如果减去非战斗人员,最多不多五万左右的兵力,右厢军完全可以击败他们。“这是大宋的诱敌之计,目的就是利用虎烈军把我们的主力骗到贺兰山北部战场,以便宋军从南线急速突破。” 仁多保国则持慎重态度。“到目前为止,大宋没有出兵,也没有攻击迹象,我们无法确定此战由大宋发动。” 仁多保国五十多岁,光头锃亮,浓眉大眼,长髯飘洒,气势不凡。他的哥哥就是仁多保忠,他追随自己的兄长打了几十年的仗,战功显赫。仁多保忠病逝后,他遵从兄长遗命,到遥远的敦煌戍守边疆,远离京都。去年,李乾顺感觉自己控制不住李察哥了,把他从敦煌召回,出任枢密院副使,以牵制察哥。 “怎么?你相信大宋会遵从盟约?”梁乞申嗤之以鼻。 “赵王在奏章中说得很清楚,正因为我们不确定,所以要以最快速度击败虎烈军,以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仁多保国说道,“把擒生军放在京畿,却任由虎烈军攻击克夷门,错失歼敌良机,这似乎不利于我们赢得战局主动权。” 仁多保国说得非常委婉客气,梁乞申也不好太过分,随即主动问道:“你可有歼敌之策?” 仁多保国点点头,走到了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黄金谷说道:“黄金谷地形不错,西南面是高山森林,东北面是沙漠戈壁,赵王打算以主力戍守堡寨,同时潜藏马军于沙漠,随时偷袭敌军,这将有效阻击敌军的攻击速度,并将敌军拖在贺兰山北麓一带。” “右厢各军兵力有限,如果没有援军,坚持不了多久,但如果正面支援,无法击败敌军,只能拼消耗,所以……”仁多保国手指盐池,“假若我们的援军出现在盐池,战局将如何变化?” 李乾顺、梁乞申、李仁忠等君臣霍然醒悟,面露喜色。 “很简单,虎烈军将被困在盐池和克夷门之间。”仁多保国说道,“在这个狭窄地带,西南是贺兰山,东北是红公牛沙漠,虎烈军若向东突围,则有黄河为阻,若向西突围,则陷入我军的前后夹击,他们逃生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沙漠。只要虎烈军进入了沙漠,则必死无疑。” “好计。”李乾顺鼓掌相贺,“奇袭盐池,不但切断了敌军的退路,也断绝了敌军的粮道,李虎这下死定了。” 仁多保国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从兴庆府翻越贺兰山,沿苍穹沙漠和贺兰山西麓之间的戈壁北上,急行五百余里就是盐池。拿下盐池,则完成了对虎烈军的包围。”(苍穹沙漠就是腾格里沙漠。腾格里在蒙文里的意思就是苍穹。) “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全歼李虎吗?”李乾顺兴奋地问道。 仁多保国摇摇头,“我们没有必要和李虎决战,我们只要围住他、困住他就行了。李虎有十几万人马,粮草消耗非常大,只要粮道断绝,他必定要突围而去。” “除了沙漠这道天险,李虎还可以从黄河突围。”梁乞申用怀疑的目光望着仁多保国,“你确信李虎无法越过黄河?” 仁多保国笑了起来,“如果相公要确保黄河天险,可以从贺兰山再调两万人马到河南,命令他们沿河布阵,以阻击虎烈军的突围。” “贺兰山的军队不能调。”李仁忠马上说道,“擒生军北上盐池,京畿就只有八万军队了,不能再调。” “那就从左厢抽调军队。”梁乞申断然说道,“我们要确保围住李虎,全歼虎烈军。” “不不不……”仁多保国连连摇手,“切切不可。相公,大宋随时可能会出兵攻击,左厢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如果再抽调两万北上,如何抵御宋军?” “不,一定要抽调。”梁乞申的语气非常坚决,“赵王在奏章中说得很有道理,只要我们击败了李虎,不但擒生军可以南下作战,就连贺兰山的军队都可以南下作战,宋军失去了李虎的配合,西征之策随即告败,也只有后撤而去。” 仁多保国极力劝阻。 拟定计策是一回事,打仗是另外一回事,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计策未必可以全部实现。 “相公可能忽略了一件事。”仁多保国说道,“赵王奏报,说虎烈军兵力大约在十万到十五万,如果这个人数是准确的,或者至少有十万,那么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即使完成了包围,也必定会被李虎突围而去。如果我们想确保包围圈的牢固,那么不但要把贺兰山的五万军队抽调到北线战场,还要把灵州的五万大军也抽调到北线,从而获得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梁乞申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搞了半天,你给我挖陷阱啦,“不行,这绝对不行。” = =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