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380mm巨炮的轰鸣声穿过几十公里的海面,传到“胡德”号的舰桥中时,已经变得有些沉闷,仿佛是雷声在天边滚动一般。
这时兰斯洛特.霍兰德海军中将走到了舰桥一侧,看着远方黑夜中不断闪耀起来的橘红色的火光,眉头不由得拧了起来。他低声对身边的大副托马森中校说:“德国舰队的位置应该在梅恩兰岛东南,由于设德兰群岛的遮挡,他们的雷达不一定能发现我们。所以我们应该绕到设德兰群岛的东北,让他们发现我们。”
“中将,要不要调整队形?”托马森中校问,“我们很可能会和敌舰队发生交火,应该把拥有坚固装甲的‘威尔士亲王’号放在前面开路。”
“威尔士亲王”号是“乔治五世国王”级的2号舰,1941年3月才刚刚完工。这一级的战列舰非常重视防御,舷侧的主装甲带贯穿水线60%的长度,拥有厚达15英寸的渗碳钢装甲,将前后弹药库、锅炉舱、机舱区域全部覆盖,在正常交战距离(2-3万米)可以抵挡德国的380mm穿甲弹和英国皇家海军自己的15英寸穿甲弹。
但是“乔治五世国王”级是一艘吨位受到限制的“条约战列舰”,在拥有了坚固而沉重的装甲的同时,就不得不在火力和动力系统上有所缩减,以节省出宝贵的吨位。它的设计最大航速为29节,和大改后增加了不少吨位的“胡德”号一致,比德国所有的战列舰都要慢。不过最让皇家海军的指挥官们感到无奈的还是“乔治五世国王”级的主炮系统,一艘标准排水量超过35000吨的超级战列舰,居然只有10门14英寸的主炮。
“不用。”兰斯洛特.霍兰德海军中将想了想,摇头说,“还是让‘胡德’号在前面吧。‘威尔士亲王’号的火力太弱,对付不了‘俾斯麦’级的装甲。”
“胡德”号在前,“威尔士亲王”号在后的交战队形在战后总结中被认为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不过对于此时的霍兰德中将而言,实在也没有太好的选择。“胡德”号不够坚固,“威尔士亲王”号的火力不足,无论让谁打头阵都不大妥当。
不过在这个时空真正造成“胡德”号悲剧的原因,英国人在战争结束之前并不知道。真正让“胡德”号和B舰队惨败的原因,是一艘紧贴着设德兰群岛北端的安特斯岛停泊的“维也纳”级快速巡洋舰(SP级)“里加”号。这是一艘5700吨标准排水量的轻巡洋舰,在德国海军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驱逐舰编队的领舰;二是作为侦察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