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打仗,还是不打的好。”
“要是不死人就能将那江山收回?我也不想我家那孩子葬身沙场啊……”
“是啊,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就看这一回怎么谈了……”
自古以来,这皇城脚跟地下就最不缺的是消息灵通的人士。纵然算上去朝堂最高级别的会议里坐着的只有那么三五个核心人物,但参会的,亦或者最终能拿到消息的往往都能翻倍了去。
在这大明第二百七十六个年头的七月份里,虽然朱慈烺回来京师后加强了管理,但还架不住有意无意的最后消息传了出去。
各处茶馆酒楼里,到处都是议论议和之事的人。
这一回,终于不用有人担心议和会太过敏感来刺激到人们可怜的心理了。毕竟,这一回是被人求着议和呢。换句话说,这等于是建奴在认输了。
胜利者的施舍下的和平总归是比失败者被动祈求的和平来的更加让人接受的。
甚至,就连言官们也不再提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事情。毕竟,对于大部分百姓而言,这些年受的战火实在是太多了。
打仗不仅意味着死人,更意味着侥幸能活下来的人也极大可能会感受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楚。纵然落不到自己身上,亲友的切身体会也会让所有人都恐惧自己也会有这一天。
战火的恐怖以至于连官员们也再也不能独善其身。京畿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被两度重围,这个不仅是耻辱,也极大地打击了上过帝都官民们心中脆弱的安全感。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议和的声音重新被拾起,剩下的,就是怎么议和了。
位于南熏坊的一处宅子里,门禁森严,值守的禁卫军士兵们双目瞪大,紧紧地看着每一个朝着这处宅邸打量的人们。尽管锦衣卫们已经扫昂过一次京师里的满清细作,因为范三拔的失陷,大部分的细作都被逮捕。但这一处的地方依旧成为一个戒备森严的所在,内外一只飞鸟都飞不出去。
除了在大门口值守带刀的侍卫,墙角小门没有一处死角,都是持着火铳三百六十度张望的士兵。
也许会有人惊讶,这一处宅子看着不大,门脸寻常,内里装饰也算不得出挑有名的,怎么就这么大的排场?但如果知道里面的人是谁,那一切疑问就能释然了。
这是清使洪承畴的所在。
戒备森严不仅是为了保护,也是为了监视。
洪承畴对于这样严密的护卫很是有些感叹:“就是当年圣天子出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