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玄幻魔法 >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 第290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求订阅)

第290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求订阅)(1 / 1)

“组长太厉害了。”

“这故事明明我们听过,但现在讲出来,竟然如此的荡气回肠。”

“只能说,此前我们听的都是简化版本。”

另一边。

与之陈凡一起修史的一众教授,这时亦是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当然。

比之他们。

今天司马迁的出现,却是一次又一次震撼着观众们的眼睛。

……

只是。

有的时候,人的一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哪怕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

按道理。

他原本可以继承父亲一样,记录历史就可以。

但就在这时。

舞台上风格一遍,出现了万千将士。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之孙李陵帮助李广利押送粮草,做为李广之孙李陵亦想出击匈奴。于是便向汉武帝请诏,汉武帝肯定了李陵的勇气,于是便答应了他。但可惜,李陵与他的爷爷李广一样,命运并不是很好。他们一出击便遭受到了匈奴的主力,最后不敌被俘虏。司马迁为李陵求情,说李陵与他的爷爷李广一样,都是忠孝为了国家,断然不可能投敌的。他们一定是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之下,为了保全将士们的性命,只能这样做。汉武帝觉得司马迁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派公孙熬前往匈奴接李陵回家,但在中间出了差错,公孙熬却说李陵不但投敌,而且还帮助匈奴训练士兵。最终,汉武帝大怒,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也因为给李陵说情,犯了欺君之罪。”

这个背景一说,不少人一下子想到了李陵的爷爷李广。

李广威名赫赫,但一辈子没有被封侯。

反而最后还自杀而死。

他的孙子,竟然也落到如此悲剧。

事实上。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当中,对于李广,以及李广的子孙,都是评价非常高的。

这个高。

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力值有多么的高,而在于他的美德。

就像司马迁此前写五帝本纪一样。

他写史记,就是要传颂像舜一样的美德,并让忠孝行天下。

如此。

在司马迁心中,李广是忠孝的代表,所以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其花朵美艳,果实可口,人们纷纷去摘取,于是便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

这比喻为人真诚笃实,自然能感召人心。

与之李广一样,李广的孙子李陵,司马迁也认为李家世代忠良。

但现实往往并没有像司马迁一样想的那么理想。

世家忠良的李广与李陵,都是一个悲剧。

“原本司马迁按律当斩,不过武帝也知道司马迁的才情,便让他罚50万钱以及腐型选择其一,司马迁虽然是史官世家,但史官在汉朝时的地位并不高,他担当的太史令俸禄也并不多。没能凑及50万钱,最终,司马迁选择了腐刑。”

对于腐刑,可能不少人不太了解。

不过没关系。

很快。

在陈凡讲解完司马迁此时的背景时,饰演司马迁的杨君儒却是看了看脚下,又看了看陈凡。

随即整个身体都在颤抖。

“这个腐刑不会是自宫吧?”

“不要怀疑,就是。”

“妹哟,汉武帝也太恶心了吧,怎么会有这样的邢罚?”

“古代就是这样,如果相比之我们现代,古人遭受到的羞愧完全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当然。

如果是一般的情况下。

像司马迁这样的史官世家出身,这样的羞辱他是不会接受的。

哪怕就是死,司马迁也不可能接受。

但司马迁为什么还会接受?

这时。

镜头里面出现了司马迁与他的父亲司马谈的对话。

司马谈临终之前嘱咐司马迁,一定要将太史公书完成。

最终。

司马迁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的羞辱,选择了腐刑。

他为的,就是活下去。

只是虽然如此,但在承受这样的腐刑之下,哪怕再刚烈,再能忍的人,内心也是悲痛欲加。

这个时候,司马迁给自己的好朋友“任安”写了一封回信。

“任安”很欣赏司马迁。

哪怕司马迁遭受到了腐刑,但任安还向朝廷一次又一次推荐他。

但司马迁却看得清楚,在他的回信当中,司马迁说道:“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宠臣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

报任安书里,在前世版本的《典籍里的中国》,他是没有的。

他只截取了这一封信里的两句话。

但其实这一封回信,里面却有太多太多司马迁想给任安,想要回应世人的话。

所以。

在陈凡制作《典籍里的中国》时,说什么这一封《报任安书》,陈凡也要将他读出来。

“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我的看法,但没有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

杨君儒饰演的司马迁,可以说是将司马迁的精髓完全的演绎了出来。

看着舞台上杨君儒的回信,无数观众不自觉摸了摸眼睛。

他们怕控制不住自己。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

这是司马迁阐述自己为什么苟且偷生,为什么会去选择这样的邢法。

这不是他愿意,也不是他太柔弱。

他只是认为,有的人死了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人,却比鸿毛还要轻。

他之所以还要活下来,就是他的理想还没有完成。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

说到这里。

舞台上的司马迁露出了无比的坚定:“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迁要活下来的原因。

这也是司马迁哪怕遭受了宫邢,也要完成的志愿。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位于后台的许量。

看着司马迁念出来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时……他再也忍不住的拍案而起。

随即。

当看到后台收视记录时,许量激动的大喊了一声:“台长,台长,我们的收视。”

“不要激动,不要激动,不就是20个点嘛。”

央视台长淡定的说道。

只是说完。

央视台长却是离开了后台,找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然后痛快的吼出了一嗓子。

当然。

不只是他们。

“我叉,我听到了什么?”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听到了什么,太史公,太史公……”

这一刻。

所有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这是他们听过的最为让人激动,最为让人疯狂,最为让人铭记于心的话语。

……

报任安书回复完毕。

舞台上再一次出现了一场情景剧。

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

这是黄帝与炎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但可惜。

一向在南方的农耕文明炎帝部落,却是不敌黄帝部落。

但就在这个时候。

黄帝与炎帝突然出现。

炎帝:“你可以杀我,但请你放了我的族人。”

黄帝:“请起。”

黄帝命令放了炎帝的族人。

在炎帝的不解当中,黄帝看着炎帝说道:“神农氏世衰,各诸侯相争暴虐百姓,使生民陷入战乱,饱受苦难。你我两族,本就是一家人,本应同心同德。”

炎帝:“如今各部落相争,早已不复当年盛况。我数次交战,也是为了能够再次实现天下一统,民生安定。”

黄帝:“我族善战,你族善耕。只要两族一统,就可安定天下,百姓就能免于战乱。”

炎帝:“好,至今日起,我炎帝部族与黄帝部族,同归一体。”

黄帝:“同归一体”。

至此,炎黄同体。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所写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不是吹嘘,也不是瞎扯。

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当然,在这里面还包括他的父亲,两代人的努力。

以及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的欺辱,完成的史家绝唱。

正如炎黄一体,天下统一……这也成为了他向后人推崇的完美品德,成就了司马一家之言。

这一幕情景剧,陈凡看得也是热血沸腾。

他昂然说道:“此乃史记之开篇,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生平,四千多年前,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

掌声涌来。

人群当中大家站了起来,并高喊:“炎黄子孙,炎黄子孙。”

……

“日月永恒,这月亮照亮过多少人。人生苦短,数十个寒暑。”

又是一个情景剧。

出场的是一代天骄汉武帝:“司马迁,你和朕一样都老了。太史公书开篇,五帝本纪,黄帝你写的好,崇德尚武,赈抚万民,我大汉应效黄帝之美德,后世,亦当以黄帝为典范。”

司马迁:“谢陛下。太史公书详细写了秦汉,上记轩辕黄帝,下至于今,著十二本纪,修订表代表述差异,作十《表》,礼乐损易,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弊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列星环绕北辰,三十根车辐集于车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与此相当,忠信行道,奉事主上,作三十《世家》。有些人仗义而行,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总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称为《太史公书》。”

汉武帝:“青史可以资政,可以育人,此书很重要。但也不可随意翻阅流传,朕会择精要篇目给皇子们读读。”

司马迁:“现太史公书已入阁。”

汉武帝:“太史公书是一部巨作,只有我大汉太史才写得出。”

司马迁:“谢陛下。”

汉武帝缓缓离去。

此时的司马迁,已然泪流满面。

他即为自己写出的《太史公书》得到汉武帝的认可而感到欣慰,但又为自己的《太史公书》不能够流传天下而悲痛。不过,这时陈凡却说道:“太史公书虽然入阁,但您的外孙杨恽手里还有一卷。我猜,您给杨恽手里的那一卷,是想留给世人。”

“是啊,但我却不知,后世是否还能看到此书。”

“先生,我是来自2000多年后的人,如果后世没能够流传您的书籍,我又怎么可能知道您书里的内容。先生,我带您去后世看一看。”

舞台星光流转,时间如星光一样,穿梭而过。

此时还只是六七岁小娃娃的杨恽,这时已经步入中年。

中年杨恽缓缓走来:“太史公书,是我外祖太史公司马迁所写,今日,我将他公之于世。太史公书,应该被天下人所看到。”

杨恽之后,又来了两人。

一个叫做班彪,另一个叫做班固。

对着两人,陈凡解释说道:“班彪和班固续写了您的太史公书,称之为汉书。”

两人之后,又有一人来到。

这人正是唐朝的魏征。

陈凡说道:“后世,唐朝也是极为强盛的朝代。宰相魏征领衔撰写了《隋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设立了,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国家制度。史记,成为了正史。”

司马迁:“家国青史,国家主修,好。”

陈凡:“您再看这个。”

前面的大屏幕上,赫然显示了一众史书书籍。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这是二十四史。”

司马迁有些被震撼到了,渡步细看。

陈凡指着排在第一位置的史记说道:“先生,您的史记,位例二十四史之首。而且我告诉您,后世历代正史,全都传承了您的纪传体。”

司马迁:“天地永恒,青史永新……好。”

一连,司马迁说了三个好了。

说完之后。

脚下的舞台又一次星光流转。

人们知道。

星光象征着时间。

就像刚才那些人物出现一样。

事实上。

此时的司马迁能出现在大家眼前,也是因为时间的流传,让我们看到了2000年前的司马迁。

而当星光再次流转,司马迁知道,他应该离去了。

他到底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

他没有说话。

但他内心却是无比的满足。

满足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下了史记,完成了他与父亲的心愿。

更为满足的是,后世历代传承了他的青史观念,万古流传。

没有说话。

司马迁踏步往前走去。

陈凡摸了摸眼睛,看着离去的司马迁,他多么想喊一声,太史公先生,您别走。

但陈凡还是忍住了,看着司马迁的背影,陈凡说道:“感谢先生,书写青史,写得精彩。请受,炎黄子孙一拜。”

陈凡朝着司马迁拜去。

司马迁回头朝着陈凡,朝着天下众生,朝着所有的民众,深深的鞠礼。

再踏前一步,舞台上已经再没有司马迁……

最新小说: 重生之宠妻无度 喜气盈门 反穿越大时代 独立电影人 蜜恋情深:腹黑BOSS俏娇妻 七彩龙魂 纵妻无度:老婆,乖一点! 闪开,迪迦开大了[综英美] 独家专宠:蜜糖甜妻有点萌 炮灰药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