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转身离开,留下郑建国拿起笔开始看隧道显微镜的论文,他是没想到不知是自己当时被留声机触发了灵感,还是上辈子里面在哪里听说过这种工作原理,以至于提出了STM的基本原理构想。
并且凭借着这个设想成为该项目中的第一作者,最终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实验室的倾力配合下,用四个月的时间便拿出了成果。
只是看完整篇论文,郑建国发现这个隧道显微镜中最难的部分,便是针尖的结构设计和制造,结合到他记忆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也就想起好像是两个多月前就已经被攻克下来。
剩下的次要(相对于针尖)结构,则是操作针尖在原子上面移动的控制器,这是个现有任何设备都没办法在纳米尺度下工作的内容,因为一根头发的直径便是六万纳米左右,这是个绝大多部分机械设备都达不到要求的尺度(1980年时)。
而实验室的团队则是借用了多晶陶瓷的压电效现象,可以利用简单的手段将1mv-1000v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十几分之一纳米到几微米的位移,使得上面针尖的移动有了可能。
针尖和移动手段解决了,那么下一个要面临的困难,并不是倾向于软件方面的扫描系统的编写,而是防止仪器震动的减震系统。
由于工作时仪器的针尖与观察目标的距离小于1纳米,而隧道电流与隧道间隙成指数关系,因此任何肉眼看不到的冲击和震动都会对仪器的稳定性造成翻天覆地的影响。
再加上隔绝震动主要考虑外界震动和仪器运行时的震动入手,这就使得操作只能是通过电子学手段进行控制,以便达到最高精确下运行的标准。
当然,这之后还有着比较重要的数据分析软件部分,毕竟人是没办法直接对纳米级观察目标进行分析的,所以实验室最终还让哈佛计算机实验室参与进来,以至于全篇论文后面的第三作者都有好几十位。
然而,以郑建国这会儿的视野高度和宽度以及广度来说,这是一篇与他的PCR技术都不相上下的重磅成果,也就是可以深刻的影响着未来科学。
不说别的,郑建国瞅着纳米这个词就能想到一门崭新的学科——纳米技术。
而如果郑建国的想法成真,那么直接催生了纳米技术的研究,拿个诺奖不过分吧?
只是有了这么想法时,郑建国却并未感到应有的喜悦,他现如今可以拿到诺奖的研究就有仨了,幽门螺旋杆菌和石墨烯,而根据目前学界中的研究进展来看,PCR技术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