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道路险阻,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还有复杂的内外环境,种族分布。
不久前,皇帝刘协逃过去,走了好几个月。
如果大军过去,会更困难。
这些实际问题,都是必须早作考虑的因素。
曹操和帐下的几位谋士,讨论过。
其中一个思路是‘培养’刘备,让他快点立蜀。
正好让大耳过一过皇帝的瘾,同时把南部的复杂问题,先交到刘备手上。
让他带领老二老三,年轻的诸葛丞相,去蜀地处理问题,成为先锋军,扫荡南部蛮族。
然后曹操再摘果子,把蜀吞掉。
到时就是在蜀汉的基础上,继续扫荡南部蛮族,省时省力,消耗也小。
因为前头最难的部分,都让大耳做了。
这种方法,等于是变向的让刘备为自己所用。
至于会不会把刘备养肥了,导致局势失控。
这就和之前的袁尚一样,可能性非常小。
单纯的地理位置,在先天上,已决定了蜀汉在冷兵器时代的不足,最多只能扼守一角。
后期,诸葛亮殚精竭虑,北伐也没有一次成功,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原因,是曹操对刘备的心思同样好奇。
他如果得了益州,要怎么处理和皇帝的关系?!
杀皇帝,让其暴毙?
还是表面蛰伏,当个权臣?
曹操猜测,以大耳儿的志向,心性,应该不会蛰伏,当个权臣。
实际上,这几年曹操已在有意无意的把刘备往南边推,让他无路可选,必须去主掌蜀地,面对南部的复杂情况。
刘备此前已在北方的各个州郡,都试了一遍,没有落脚之地。
曹操的发展太快,以风卷残云之势,将北方九州占了,根本没给他留机会。
刘备现在已经跑到荆州以南去了。
这和历史是完全不同的,提前了好多年。
史上的同期,曹操官渡之战以后,刘备应该在荆州以北的新野驻扎。
但曹操的一系列强硬表现,让刘备放弃了在荆州以北对抗曹军,转而请命提前去了荆州以南,寻找机会。
此时,曹操又把郭嘉,荀攸叫过来,连同贾诩,一起商议。
完成大一统的战略计划,就在大野泽的一艘船上,不断完善成型。
这个计划将决定天下走势,决定中原的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