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难啊!
“启禀部堂大人,就凭他那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徐言这么说其实也是有些道理的。
当初他之所以在酒宴之上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给朱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吟了一首诗。
而他作的那首诗其实和戚继光的这首诗是很类似的,都是表达了报效国家,安靖海防的愿望。
换言之,徐言可以说他是见到知己,惺惺相惜。
从逻辑上来讲,这是解释的通的。
果不其然,朱纨见他这么说微微颔首道:“英雄识英雄,徐小友这是要为国举贤呐。”
其实徐言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朱纨提及戚继光的。
毕竟戚继光第一次登上重要历史舞台是在嘉靖三十二年,受到张居正举荐后戚继光进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而在两年之后有了一定经验的戚继光被调任至浙江任都司佥事,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现在徐言举荐戚继光,有点让他跳级的意思。
其实以朱纨的身份地位要想向嘉靖帝要一个人,再简单不过。
毕竟嘉靖三十二年的张居正都能做到,而那时张居正不过是翰林院一个闲散官员。
谁料朱纨却是摇了摇头。
“本官却是不能举荐他。这戚继光是登州卫指挥佥事,是武官。而本官乃是闽浙总督,若是举荐一个武官怕是容易授人以柄。”
朱纨话音刚落,徐言便恍然大悟。
文官和武官在大明其实是割裂的两个群体,两者之间若有交集其实是挺麻烦的一件事。
尤其是夏言、曾铣的事情一出,文官结交武将更是敏感之事。
朱纨若是在这个时候举荐戚继光,绝对会惹来非议。
而张居正之所以举荐戚继光却安然无事,大抵是因为那时的张居正不过是个翰林词臣,没有身居高位,不会惹得嘉靖帝猜疑。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来做,效果完全不同。
念及此徐言却是冷汗直流。一个不经意间的决定,差点害了朱纨,也害了自己。
官场上的学问真是太多了,还是他欠考虑了!
看来,戚继光还是得再等几年才有机会出山啊!
又与朱纨闲谈了一会,徐言便主动告退。
看的出来朱纨也确实很忙,并没有过于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