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侯府的建立很顺利,就是以当初相国府的旧班底为基础,建立一个牧景为主公的政治体系框架。
当初牧山战死于雒阳,权倾朝野的牧党就如同一个沙堆建立的房子,瞬间崩塌,牧党麾下的大臣皆然被清理,死的死,背叛的背叛,两千石秩俸以上的官吏除了尚书蔡邕逃脱之外,无一追随,九卿部官不是被王允说服,就是被董卓强行挟持南下。
但是正所谓烂船还有三分钉,牧山虽以强大的实力镇压朝廷,导致不得人心,可他主政朝廷的时候也提拔了不少因为门第出身郁郁不得志的官吏,生死关头之中愿意追随牧景突围南下,就有七八个左右朝廷官吏,皆为牧党爪牙,大多数都只是六百石秩俸左右的官吏,可即使如此也是一县之才,就是这些人为班底再让牧景的明侯府的体系迅速的运转起来。
明侯府自明侯牧景之下,设立司马,长史,主薄,三大官职,位置等同朝廷上三公,管辖明侯府的一切军政大事。
经过数日商讨,牧景力劈众议,任命胡昭为明侯府长史,统管侯府大小事情,另外以刘劲为主薄,戏志才为司马,刘劲有能力,在六县之地声望最好,用他为主薄主要是为了稳定人心,而戏志才是军师,用为司马,就是告诉所有人牧景信任他的军师能力。
同时牧景在侯府之下建立南书房和北武堂,这是异于普通的开府自治的建制,而是他为日后文武分治做一个提前的准备。
现在的朝廷官制是有些权力模糊的,比如一郡之守管辖军政大事,就等同是一方诸侯,授命朝廷,忠肝义胆的自然是报效朝廷,可要野心勃勃之辈,招兵买马太简单了
这是权力失控的根源之一。
不过牧景也不想一口吃掉一个大胖子,维持了这多年的官制不是这么容易改变的。
自古以来变法者不得好死,轻易他不会挑动这条底线,除非他有绝对的实力。
但是有些事情明知道是错的是落后的,那就一定要改变。
所以他建立了南书房和北武堂,为了日后建立自己的行政体系做好准备。
不过于北武堂和南书房之下,他效仿了古丞相府制,建立十三曹,每一曹设立一个主事……
这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明侯府的建立在胡昭等人努力之下,一个个的部门开始完善,以管辖六县之地入手,一个军阀的雏形渐渐的已经形成了。
而这时候牧景的注意力开始放在整军事务之上了。
南阳六县非久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