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襄阳学院的模式来代替九品官人法吗?说句实话,九品官人法虽然还有些粗疏,比起以前的乡评、府辟之类的办法,却是略甚一筹的,荀家名列颍川四族之一,难道对前景没有信心吗?”
荀看了张昭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的看着有些阴沉的天空,张昭好奇地看着他,抚着胡须不语。荀想了一会,忽然说道:“张公,我荀家的前景,我很有信心,不过,我如果只为我荀家的前景,我又何必从襄阳跑回到许县来?许县虽然是都城,却不是洛阳,更不是长安,比起襄阳来,许县除了有个天子,其他的可就差多了。”他转过头,严肃地看着张昭:“张公,左传春秋和荀氏春秋虽然略有差异,本旨却相差无多,我想我们的看法,也不至于相差太远。不错,圣人想以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让乱臣贼子惧,可是,从圣人没后至今五六百年,乱臣贼子又何尝惧了?张公精研此经,可曾想过为什么?”
张昭一愣。脱口就要说他地那一套仁义理论。随即又想到他说地这些。显然荀都知道。不需要向他求证。而是他另有说法。他怔了半刻问道:“令君以为。为何?”
“于真正执着于自己地信念地士大夫而言。被大义所责。固然有重于死者。可是对于更多地人来说。死亡却比大义更让人恐惧一些。”荀叹了口气:“就以士大夫而言。党锢之祸。天下震动。士大夫于党人榜趋之若骛。为之死者不下数百。可是。相对于我大汉数万地太学生、更多地读书人来说。这些人又不过是九牛一毛。评心而论。有几个能在死亡面前还能抱着为大义而死地淡定?在坚守大义而死与放弃大义苟活之间。许多人还不是选择了苟活?”
张昭忽然想到了自己地境遇。脸立刻胀得通红。他愠怒地看着荀。却现荀并没有年幸存他。而是看着远处低矮地宫墙。他地眼神清明之极。并无半分鄙夷之色。一时倒有些愣住了。他犹豫了一下。拱了拱手说道:“令君。天子有恙。你一时半会也见不到天子。不知是否有空……”
荀一笑。正中下怀:“张公。请到寒舍一叙。带了些襄阳地好茶。正当与张公共享。”
“如此甚好。”张昭哈哈一笑:“昭对曹将军制出地香茶。也是垂涎三尺啊。在襄阳喝过之后。至今难忘。只是许县这些茶太贵了。以我那点俸禄。只能隔三差五地当酒伴书。到了令君府上。终于可以开怀畅饮了。”
荀看着张昭兴奋地样子。也哈哈大笑。他拍了一下头笑道:“哎呀。这事儿我还真忘了。谢异公地农学院刚刚把茶园搞出来。以后可以批量供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