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系统时代,软盘价格大概要比上述数字翻一番。 再往前追溯,1988年IBM首款软驱PC出现后、整个DOS操作系统时代,价格大概又会翻一番。也就是10美元一张左右。 再往前,1983年3.5英寸软盘究竟该卖多少钱,本来是无历史记录的,因为索尼公司研发出了这款软盘后,在实验室阶段停滞了整整7年没有客户要,从81一直拖到88才,才为IBM量产。 顾骜是通过盛田昭夫的渠道,直接私下询价的,盛田昭夫一开始给他报了30美元一张,后来说量大推广的话可以考虑25。 但这个价格显然是不能让顾骜满意的,他有信心再砍——毕竟他怎么说也是地球上第一个为盛田昭夫的新发明找应用出路的家伙,多给点优惠不应该吗? 何况盛田昭夫之所以咬死了一个比较贵的价格,更多不是因为3.5英寸的软盘生产成本真那么高,而是因为比3.5英寸更累赘、容量更小、存取速度更慢的5.25英寸,都卖得更贵。 所以盛田昭夫不舍得自己新一代的产品卖得比落后的旧货都便宜,那不是显得很Low嘛。 顾骜还需要慢慢斡旋、说服、摆条件。 …… 不过,也正是因为跟盛田昭夫的斡旋还没有正式启动,所以顾骜的设想也还停留在纸面阶段,也就没有真的让埃里克森教授和李开富他们停掉原计划。 顾骜的想法,是双线计划并行推进。 他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绝对不会干拍脑门的事情。 他很清楚,80年代一个游戏机开发项目,如果已经做到70%程度了,拉两条改型线出来,两个项目组齐头并进,研发成本最多也就比单线推进多掏个200万美元而已。 既然如此,不如留个内部竞争的备胎和后手。 新方案要走,旧方案也同步推进,加人不减项。 这样一来,首先是可以观察市场反应,让CNN的新闻播出去后,把调研反馈也搜集起来,看看消费者对于软驱型买不买账。如果顾骜预料错了,新方案不买账,那就还有个退路。 另一方面,顾骜也要留一个备胎来威胁索尼,威胁盛田昭夫。 因为如果他果断All-in了软驱计划,把原来的研发彻底停掉,盛田昭夫知道之后,就能坐地起价卡他脖子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旧的按计划做完,额外多烧200万美元,弄一条改型线出来。 这200万是不能省的,一定要内部竞争才能磨合掉更多潜在的技术问题。 就像后世腾云的网游做得那么大了,做吃鸡手游时怎么也得要舔美光仔两个工作室内部狗咬狗,才能防止懈怠。 只不过,在1980年代早期,全球的软件和电子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