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筠在旁边默默地看着顾骜书写的歌词,仅仅念诵文字,并不觉得惊艳,甚至有些累赘啰嗦。 不过,歌词里的故事,倒是颇能打动她的心境。 关键是应景。 《漫步人生路》这首歌,历史上要83年才正式发专辑,不过大约82年就写出来了吧。作为后世邓丽筠的歌里、传唱最广的一首作品,它之所以能火,和邓丽筠演绎时的绝对投入,是不无关系的。 当时的邓丽筠,经历完79、80整整两年的留学生涯、暂时退出江湖,然后在港台重新起步、谋求再次打入曰本市场。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让她唱这首歌时非常有感触,也100%投入。 正所谓千人眼中千哈姆雷特,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刚刚全都经历过之后,看世界自然另有不同。 相比之下,程龙当然不理解这种心境,加上词句啰嗦,他只从字面理解,不由想要嘲讽:就这种水平,还说自己会作词?就这种小学生作文的文笔,还敢说指导萧穗写出有名的剧本?也不知道《沪江滩》的故事顾骜到底有没有贡献过,说不定就是仗着有钱买人当枪手…… 程龙没有说出来,不过那种怀疑已经溢于言表。 顾骜也不生气,写完最后一个字后,淡然笑笑:“这首歌,可能用词有些啰嗦累赘,不过唱出来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想借用中岛美雪前辈的曲子。把日语歌翻唱成中文,修饰音节必须要多,相信邓小姐也能理解。” 邓丽筠在曰本发展三年,当然懂这个道理,她若有所悟地频频点头。 日语的表意浓度是非常低的,音节效率太差,大约要汉语三倍的发音数,才能表达一样的意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汉语里发一个“我”的音,日语需要“瓦塔西”三个音。因此把日语用曲翻唱成汉语,就要加塞两倍额外的啰嗦进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听到特别急促、每一句字数特别多而又旋律多变的汉语歌,那么很有可能是从日语歌翻唱过来的(周洁伦除外)。 顾骜仅仅一句话,就让邓丽筠判断出:顾骜是深谙双语创作精髓之人。 “顾少,您在大学里时到底学什么的?创作功底很深厚啊,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也很有积淀。”邓丽筠忍不住好奇,她只知道顾骜是娱乐圈的商人,此前并不了解他的受教育经历。 顾骜坦荡告知:“我是学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外交学院——你就理解成中国的‘乔治敦大学’吧。” “原来是外交官出身啊,怪不得跨文化创作的功底如此深厚。”邓丽筠肃然起敬。 这下,连程龙也不得不彻底收起轻视之心,暗中观察,静待其变。 顾骜淡然一笑,回忆了一下脑中的旋律,然后用中岛美雪的曲子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