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曼觉得左腿隐隐有些发酸,于是,把架着的右腿放了下来,微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也是从翘着二郎腿的姿势变成了靠坐在座位上,重心向后压。 奥斯卡实在难熬,仿佛那些评委在故意设置这些繁琐的获奖细节以营造大家那种非常难得、付出太多的心情。 详细的介绍,主持人的啰嗦,吊人胃口的拆信封......且每一个上去宣布获奖得主的嘉宾都要做出一副不可思议,或者吃惊的神情。 莱曼好想问,有意思吗? 谁能得奖,谁不能得奖,大家心里没有一点b数吗? 除非评委集体中邪,否则大奖的评选少有差错。 可他们还真中邪了,在最佳导演的评定上,毅然决然的给了罗曼-波兰斯基。 几位竞选导演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他们辛辛苦苦陪坐了这么久,结果大奖给了一个没有来的人,还是靠他们剧组的工作人员代为领奖的,甚至发表的获奖感言都很敷衍——一看就是他们自己都很懵,根本没有准备。 莱曼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尴尬的发生,整个会场的气氛都低沉了下来——这样被人玩弄,想必没有人心情会好。 估计明天的新闻又热闹了,这么大个话题,想必那些记者媒体们是不愿错过的。 在半个多小时的闹剧过去之后,典礼终于来到了莱曼所参与的奖项——最佳外语片。 上前颁发这一奖项的嘉宾迈克尔-凯恩面带微笑,他彬彬有礼的夸赞着五个提名影片,“来自西班牙的《对她说》......” 随着他的声音,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各影片的场景。 “墨西哥,《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德国,《何处是我家》” “中/国,《英雄》” “法国、印度,《三傻大闹宝莱坞》” 画面一转,出现了在院长办公室中拉加绝望自杀的一幕,配上低沉的音乐,让部分没看过的人也感到一丝震撼。 随着影片的部分镜头在大屏幕上播放,场内的吊臂摄像机也适时的对准了莱曼,他的面孔出现在镜头里,跟随着电视直播实时的传输了出去。 一直很关注莱曼的影评人贝拉此时就坐在家中的电视机前,观看着第7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进行,当看着迈克尔-凯恩缓缓拿出信封,她的心情不由紧张了起来。 而莱曼身在现场,却没什么紧张的感觉。 看着迈克尔-凯恩故意笨拙的撕开信封,又看了一眼,露出惊讶的表情,莱曼想的是,这人演技真不错。 连他自己都知道,这个奖他能有7成的胜算拿到,剩下的两成多是《对她说》,其余三部就是个陪跑的命。 当然,也不排除评委们又中邪了。 但,这种几率估计很小。 “第75届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得奖者是......”迈克尔-凯恩的声音通过音响在柯达剧院里回荡着,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三傻大闹宝莱坞》,法国、印度。有请导演莱曼上台领奖。” 果然是他。 他成功了。 他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缩短了自己导演旅程中很重要的“先期筹备”。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此时被会场四周的摄像镜头对着。 莱曼发扬了一下自己的表演底子,在这一刻,他仿佛被尼古拉斯-凯奇或者希斯-莱杰附体,面带着笑容,表情却略微平静,但是在摄像镜头的放大之下又能让人从他颤抖的眼皮,和抽动的嘴角感受到他压抑般的激动,很好的塑造了一个强掩喜意、故作冷静的形象。 嗯,大家都是演技派。 和瑞恩、托马斯、还有乔治拥抱了一下,莱曼一边向舞台上走着,一边和其他相熟的人打招呼。 “恭喜你,莱曼。” 走到台上,迈克尔-凯恩彬彬有礼的祝贺道。 “谢谢。” 从他手上接过象征着荣誉的小金人,除了觉得比想象之中更有分量一点,还有就是触感很不错——握在手中,光溜溜的、冰凉凉的。 接下来就是发表获奖感言了。 这个他也早有准备。 此刻站在台前,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张小纸条,照本宣科的念了起来,“谢谢学院评委,谢谢欧罗巴影业,谢谢CAA,谢谢我的经纪人......谢谢观众,是你们的喜爱让这部电影得到了这份荣誉,谢谢......” 嘴上说着中规中矩的感言,莱曼心里却在感慨别的东西:CAA的公关团队水平还真不错,就是不知道跟哈维-韦恩斯坦带领的团队谁更厉害,不过想想今年《芝加哥》的收获之丰,好像也没什么可比较的。 非常流畅的说完,莱曼学着别人高举起奖杯,让记者们拍下自己得奖的照片,在一片闪光灯和礼貌性的掌声中,他忽然有些恍惚。 倒不是因为拿到了这所谓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而感到恍惚,而是想到了命运这东西的不可捉摸。 就在两年前的现在,他还在发愁该怎么样才能攒够资历,获得独立执导影视项目的权力; 一年前的现在,想着《活埋》上映的成绩如果不好,自己该怎么办; 半年前,又想着如何拉高自己的价值,获得更优渥的合作条件...... 人总是不会满足于当下的,以前没得选,现在全都想要,或许就是莱曼心底最真实的写照了。 谁能想到他能走到现在呢——他自己都有些感慨——站在美国电影界最高荣誉的殿堂里,捧起了象征着荣誉的小金人——还是竞争最激烈的最佳外语片。 命运的不可预测、飘忽不定,就在于此。 莱曼的视力很不错,所以站在台上能清晰的阅读台下众人的面部表情。 瑞恩、托马斯、乔治自然是笑的很开怀,非常的高兴;几位同属于竞争对手的导演,虽然也在微笑,但眼神里的落寞与不甘却溢于言表——也是,如果是自己没拿到这个奖的话,也会很不甘吧...... 他还看见了坐在台下的哈莉-贝瑞。 《狂怒》上映的时候,她和皮尔斯-布鲁斯南的绯闻炒作着实吸引了不好的关注度,他还记得第一周的周票房冠军被他们主演的电影给拿到了。 虽然,过了这么久,他们早就在媒体面前和平分手,表示以后还会是朋友......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能说得清呢。 说完了获奖感言,捧着小金人,莱曼向着后台走去——按照惯例,他还得去后台接受采访和拍照。 而刚跟随着工作人员走进后台,经纪人约翰逊和凯文-霍维恩就迎了上来。 “怎么样?心情如何。”凯文-霍维恩看起来心情很不错,语气轻松的问道。 “还行吧,总算没有辜负大家的付出,收获了回报。” “哈哈。”凯文-霍维恩笑着,带着莱曼走向了媒体区。 “是的,我非常高兴,是的,这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获得这个奖,是个颇为意外的结果......” 直到下一个奖项颁发,得奖人进入后台,莱曼才找到空档摆脱了什么都要问的热情的媒体。 他跟凯文-霍维恩又聊了两句,这才急匆匆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颁奖典礼还未真正的结束,他需要对奥斯卡表示出自己的尊重。 周围的竞争对手们都很有风度的祝贺他得奖的事实,莱曼也笑着跟他们客套两句。 贝拉从电视机里看到这一幕,看到自己颇为欣赏的导演成功捧杯,心里也是异常的喜悦——她在2002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赢得了奥斯卡的评选,这着实让她的心中有种自豪的感觉。 后面的她也不想再看下去了,贝拉站起身,关掉了电视机。 她忽然想到了什么,跑到卧室,打开电脑,点进IMDB网站,找到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界面——原来不止她一个人关注这部电影,在下方的留言栏里,最新刷出的几条信息,都是恭喜电影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消息。 甚至在莱曼的个人主页里,类似的祝贺语也不少。 最佳外语片的颁发落下了帷幕,在整个颁奖季之中一直强势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凭借着公关的绝对实力,拿下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为法国赢得了历史上的第7座小金人。 在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的评选当中,欧洲一向是热门人选。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典、丹麦......这些国家都是这个奖项的常客,莱曼获得的这个荣誉当然算不得什么,但在法国的媒体们看来,也是在奥斯卡上展现了法国人民的风格,所以在知道消息确认的那一刻,相关的通稿就开始准备了。 想来第二天,又会在法国电影界引起热议。这也是莱曼想要达到的效果,他需要提升自己的名气,以带来身份地位以及执导权力的上升。 所幸,计划完成的很顺利。 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之中,第7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终于落下了帷幕。 最大的赢家无疑就是米拉麦克斯推送的《芝加哥》,最佳影片、最佳女配、最佳剪辑、最佳音响......这一系列的奖项可谓拿到手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