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爷子忽然觉得杯中酒无端端地透着苦味儿,他虽然年迈,可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常老爷子说的,他何尝不知道呢?想不通,想不透,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北地三郡在她的控制之下,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
种地做活的全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家家户户耕者有田,再没人敢夺阴夺田亩。再看看,街面上所有流民乞者一天比一天少,有田地可分,有工可做,除了好吃懒做的糊涂蛋,谁愿意做乞者事,吃百家饭?
再看商贾,商证一出,他不敢反对,带头支持,可曹老爷子就那么大的号召力?他不反对,底下人就全部支持了,一点怨言都没有?曹老爷子日日不出府,却对公主府每日挂出来的采买单子很是好奇,每日派人关注,这么几天看下来,怪不得所有从商者没有反对的!公主府的采买单子,持商证可接,商证最高一千两,几百两的也有,最低的几两银子而已,区别在于只有价越高的商证接采买份数越大,千两的商证没有限制。不管你是做个小买卖,还是偌大个店,甚至就一个小推车卖些吃食,都可以接到适合的采买单子。谁还会反对商证?
曹老爷子放弃了,不想去追究其用意了,大概是天纵奇才者不是他这种平庸之人能够理解的吧。
常老爷子的帐算的是没有错的,自去岁到项城之后,公主府支出现银确实已经达到上千万了,这一次袁家和柳家的管事随着方仲青的船一同到封地来,便是给公主送现银的。
“总计一千六百万两现银!”
立冬翻着账目,跟公主汇报道:“公主,这是石炭的最后一笔大额收入了,下一次恐怕要等到秋收之后了!”
已经开春了嘛,天气回暖,百姓自然不需要石炭取暖了,所以立冬才有这么一说。
穆蓉问道:“公主府账面上有多少现银?”
立冬低声说:“六百万!”
“票号呢?”
“一千七百万!”
穆蓉这里问的票号专指幽州票号项城分部,都快成了公主府专用银库了。
“让票号开一些大额银票,金额三百万,尽快准备好,我要用!”
立冬退下去之后,穆蓉长长地透了口气,这一天算是糊弄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穆蓉牟足了劲跟方仲青较劲,总算在十二日这天确定了初步的方案。
“项城四个县,阳平三个县,朔州三个县为第一批!”
陆贞缓缓将最终商定的结果报给公主听,“每县设蒙学一处,收录千名生源!束脩暂定银十两,分两级,一为启蒙,二学经义!蒙学设学舍、居舍、膳舍,一应吃食住资全免!启蒙学童课程开设算学蒙学两部,经义学童开设算学经义两部!”
方仲青神色不渝地听着,终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来。
陆贞念完了最终定案,将折子小心翼翼地收好,和方仲青对视一眼,两人一起起身拜下,躬声说道:“请公主允准!”
穆蓉郑重其事地说:“可!”
于是两人起身,随侍的小满上前接过奏折,呈给穆蓉,穆蓉亲手取了府印,轻轻盖在奏折上。
继农部商部之后的蒙学一事,总算正式启动!
穆蓉笑着请两位坐下,道:“两位辛苦!教材蒙师一事本宫就不管了,营建一事不用二位操心,预计五月开课,分开行事吧!”
方仲青难得露了个笑脸,微笑着说:“公主此举,乃是大善之心,封地百姓有福了!”
陆贞附和着跟着点头,别的不说,这营建一所能容纳千名生源的蒙学,所费银子总有上万,看起来是束脩也能收一部分,可别忘了,公主府给蒙师开的束脩是一年最少百两银子,换句话说,蒙学营建之后,每年需要投入最少十万两银子才能维持蒙学运行,前提是蒙学数量没有再增加!
穆蓉笑道:“本宫就是出个银子,所有的事可都要二位来操心,用点心吧两位,别搞砸了!”
穆蓉从书案上抽了几张纸,递给陆贞,说:“陆大人,这是几处下面献上来的宅院,你看看适合不适合,不适合就另外选址营建,尽快确定地点报给本宫!”
这几处宅院却是被扣留的走商队的赎资,真以为穆蓉是随便就把人放了?大部分扣着做苦力,三号矿的路没有修通,别想回家,被放回的那几位有靠山的,想回去也没那么简单!
其实不缺这点银子,穆蓉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走私石炭,哼!她要让这些人看着在她的封地上违抗法度是个什么下场!
对于居住在项城城内的居民来说,春耕跟他们其实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也就是只有家中有亲戚居于乡里或者本身在乡里有田可种的人才会关心天时,其余的人关心最多的还是公主府又出什么新鲜事了!
是的,从正月开始,闲来无事到公主府门前看一看那布告栏,或者看一看围在布告栏四周的热闹人群,就变成了项城居民的一项新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