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笑道:“弟妹,寄舒能得了公主青眼也是一件好事,你就别苛责她了,也许公主就喜欢寄舒这样直爽的性子呢!”
说的王寄舒喜笑颜开,扑过来抱着徐氏的胳膊摇晃着撒娇,“还是伯母懂得心疼人!伯母,我给你做女儿好不好?”
柳氏笑骂道:“这个小机灵鬼,大嫂,你就带走吧,快愁死我了!”
说说笑笑一阵,王寄舒主动退下去留给大人说闲话。徐氏给柳氏使了个眼色,柳氏一愣,屏退了身边人,徐氏才低声问道:“弟妹,你大哥这刚入京,对京都官场可不熟,不知道这冰炭...”
徐氏看着柳氏,没往下说,柳氏已经明白了,忙道:“大嫂,此事...”
话说出口,觉得有些不妥,忙压低了声音说道:“此事倒是跟下面是一样的,不过数目可能会大一些,次数少些就是。”
一听数目大些,徐氏眉毛一动,若有所指地问道:“这数目...”
柳氏低声说:“上万的也有,不过比较少,大几千的倒有,全看年景了!”
徐氏心提了起来,上万的少,那上十万的呢?
柳氏看徐氏还是一脸的惊疑不定茫然失措,也就说的细些:“我们家老爷,大嫂也是知道的,当初管的可是天下钱粮,他又是一部相公,上面除了陛下也就是政事堂的三位相公了,所以这冰炭上面数目可就比别人多一些。不过,多也是那么多,少也是那么多,每年都是有定数的。别的大人是多少,弟妹我并不清楚,不过我娘家嫂子,你也是知道的,以前是礼部左侍郎,隐约说起过,这冰炭倒是相差不大。可大伯是在工部,这个...”
柳氏面露难色,徐氏明白,每个部是不同的,户部掌管天下税赋钱粮,吏部掌百官,是六部里权柄最大最肥的两部,工部相对来说就复杂一些了,油水全在下面,上面这些人还真不好说。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肯定没有户部吏部多就是了,所以说,那十万两肯定是有问题的。
徐氏又惊又怕地回去了,柳氏倒是一头雾水,大嫂这幅惊惧交加的样子到底是怎么了?
晚膳时分,王寄秋盯着那摆了十八个小碟子用来板面的佐料看了好一会,才把自己那碗面吃了。
“母亲,大伯母来过了吗?”
用了膳,母子三人移步宴息室聊天消食,王寄秋问柳氏。
“对,上午来的,连午膳也没用,就回去了!”
柳氏说道,“你怎么知道的?”
王寄秋笑着说:“我闻着那面酱像是冀州来的!”
王寄舒耸耸鼻子,笑道:“母亲,哥哥的鼻子比狗都灵!”
柳氏嗔道:“别瞎说!”
王寄秋毫不在意,他更关心大伯母的来意,“母亲,大伯母是有事找您吗?我不想搬到大伯母那里住,我还住公主府不行吗?”
柳氏颇为头疼,怎么她这一对儿女都这么不听话?
儿子长大了,都是翰林院学士了,不是小时候调皮想骂就骂的,最起码也要给个脸面,柳氏耐着性子劝道:“公主都去封地了,你一个人住公主府也不像话,到你大伯父那里住,还有两个寄仁寄云陪你,有你大伯母照顾你,不管是你父亲还是我都更放心一些!你大伯母来不是说你搬家的事,而是别的事,你就别操心了,我们一离京,你立刻搬过去,别给娘找麻烦了!”
王寄秋不语,王寄舒瞅了哥哥一眼,笑着问柳氏道:“母亲,大伯父来是什么事?”
“是冰炭...”
柳氏话到嘴边又改了口:“你小孩子家管那么多事干嘛!”
王寄舒不乐意了:“母亲,前些天你还夸我长大了,知道帮你分担了,怎么我又成小孩子了?你们大人怎么说话颠三倒四的,我究竟听那一句话的事啊!”
柳氏一噎,说不出话来。
王寄舒闭了嘴,呆坐了一会觉得无趣,甩袖子回房睡觉去了。
“这孩子!”
柳氏叹气,看着是懂事了,可骨子里还是那个执拗的王寄舒。
“母亲,别生小妹的气,她呀现在最烦有人说她是小孩子!没事,明天就好了!”
王寄秋安慰道,提起了刚才柳氏说了一半的话题,“是不是大伯父收到地下的冰炭孝敬了?”
柳氏点点头,说道:“应该是,你大伯毕竟一直在外为官,对京都官场不熟,你大伯母就来问问我你父亲的事,我听着那意思好像是数目有点大,你大伯父大伯母有点不放心!”
柳氏一笑,道:“其实这有什么呢,多点少点每年都是这样,现在谁家还靠那点俸禄冰炭孝敬过活!”
王寄秋却没笑,若有所指地说:“能把大伯父大伯母吓一跳,肯定不是个小数目,孩儿要去提醒一下伯父,不要刚刚入部就坏了名声,咱们家也不缺银子,何苦呢!”
这是该当的,柳氏也没拦着王寄秋,不过叮嘱一句:“你提醒一下也就是了,不要说太多,你大伯父多年为官,岂会想不到这一点吗?别节外生枝就好了!”
王寄秋应道:“孩儿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