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何宣道对李世民佩服得五体投地!李世民啊,你娘咧,你就是诸葛亮啊,当初故意放颉利可汗大军高高兴兴回国,不是放虎归山,而是开始养猪啊!待突厥军养成肥猪般模样,就开始考虑动手宰杀豢养已久的“家畜”了。妙计呀,杀猪总比杀虎容易得多嘛……我何宣道连屠夫算不上,顶多是拿绳子捆猪蹄子的小角色而已!小人物的命运是不能左右历史的,小人物的人生是不能篡天改运的!“颉利,你屡犯中原,其罪当诛,可是我不会杀你,知道为什么吗?”李世民轻笑着问他。颉利可汗一呆,想不到李世民説出這样的话来,饶了自己性命?真的没敢奢求保住這条贱命!颉利可汗含混答道:“天可汗慈祥仁义。”李世民对他不痛不痒的回答显然不满意,笑笑,道:“這你都不知道,你如何做我的对手?你的汗国如何不被我大唐平灭?”颉利可汗被他奚落,颓然不语。亡国之君,何以言勇?李世民又道:“你回国后,信守盟约,向朕献马三千匹,羊万口,算得上仁义之举;朕没有接受這些礼物,只想诏归突厥所掠中国人口,使大唐子民得以还朝。你将朕的子民送还回来,這点做得很好。所以今天你做了俘虏,我也不会杀你。”颉利可汗长出口气,原来因为那件事。时下李世民居然并没有杀掉自己的意思,這条命,眼下算是保住了。一番论説,颉利可汗终于明白自己是如何输给李世民的,输得彻彻底底,连总结经验重新再来的机会都失去了。自此,何宣道彻底明白了便桥会盟的历史真实,和它的深远影响。何宣道的历史知识不断得以丰富。历史就是如此,渭水便桥会盟绝非唐倾国库纳贡求得屈辱城下之盟,而是双方势均力敌,均无把握彻底摆平对方而均不愿于此时决战,靠实力平衡形成的一时和平协定。作为和局,唐“啖以金帛”并无示弱求和之卑;颉利回去后也立即献贡,可见這是平等互赠礼物。倾国库之财而求安這种事历史上有之,那是亡宋、弱清战败之屈辱后果,是宋徽宗、慈禧、李中堂……而非盛唐贞观时雄才大略之李世民!李世民继续道:“你信守诺言,朕也不能背信弃义。便桥会盟后,我大唐从未主动进击。可你用赵德言行苛政,实行政乱,加之天灾,民牲冻馁,用度不给,军队愈发浸弱。于是重敛诸部,造成内外离怨,诸部多叛,骨肉相攻,亡在朝夕。”颉利可汗闻之悲痛,惨然不语。李世民道:“你可知此时我朝中文武如何想法?大多劝朕趁机进兵平灭胡寇。我是不赞成的。于是朕紧急召回戍边大将秦叔宝,让你恢复元气。朕必待你有罪,然后征讨。”何宣道這才明白,为什么丈人唐思训跟着秦叔宝对东突厥连战连捷的时候,却中途被迫终止了战斗。李世民道:“大唐天国乃王者之师,虏未犯塞,朕不弃信劳民!利人之灾,不仁;乘人之危,不武。”原来,是李世民固守誓言,深怀仁心,不肯乘人之危。好品格,伟大,太伟大了,真英主也!李世民道:“怎奈后来你屡犯唐境,入寇河西,我大唐不得不自卫还击。”何宣道听了,觉得這话是给自己发动战争找借口了,明明是想灭掉东突厥,以除后患,非要当着颉利可汗的面,説得這么冠冕堂皇,是够气人的,可怜的颉利兄,你受着吧!遇到李世民這样的对手,是你的晦气。话又説回来,输给李世民,不丢人。李世民继续道:“听説你审时度势,向唐求和,与我外交使节何宣道握手言欢之际,李靖将军领悟错了朕的圣意,突然发起攻击,這才把你俘虏了来。”何宣道心里有气,這么重大的事情,是你处心积虑按预先布置的计划去做的,还找什么李靖意外搞出事来做借口,实在不够高明,实在有些虚伪。古人啊,打仗就是打仗,干嘛非説自己打得十分仁义道德。就在這时,一名夷人模样的男子突然担忧地道:“启奏陛下,這类意外情景,会否发生在我薛延陀部落上?”原来此人是薛延陀的使臣。该部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原为铁勒诸部之一,与东突厥英勇作战过的铁勒部首领菩萨,已依附于薛延陀。李世民见他突然蹦出来揪自己小辫子,十分不喜,在李世民心里,大唐周边的异族,都打算荡平的,免受骚扰威胁。薛延陀自然也在打击目标范围内,但是李世民不便承认,因为定边大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了,时下过分张扬只会误了大唐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李世民一时不语,何宣道凭借历史知识,猜到了李世民的心事,用手指着夷男,大声喝道:“当然不是,你不得无礼!”李世民抿嘴笑着,什么都没説,看了一眼何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