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中国统帅部发现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已经处于即将被包围的危险境地,连夜下令从上海撤退。
根据最高统帅部命令,第三战区随即下达全线撤退命令。下发《初期阵地转移命令要旨》:一、右翼作战军,以一部占领独山、新埭、枫泾镇既设阵地,主力转进于珠家阁、沿青浦县东侧冬水桥、章堰镇、仇江(含)至吴淞江之线占领阵地;二、左翼作战军:以主力坚守现阵地,掩护右翼转移,以一部于仇江(不含)、嘉定、浏河镇之线占领阵地。
第三战区下达的这一命令,右翼作战军预定的后退幅度要比左翼作战军大出不少,显然右翼作战军是受到松江方面进逼之敌的威胁,形势愈发紧迫。同时,第三战区在第一时间向右翼作战军下达撤退命令,这天晚上,左翼作战军并未移动位置。很明显,这次转移计划,指在将右翼作战军主力撤退到青浦仇江一线,左翼作战军则只是战线右端向后撤至仇江、嘉定一线,左端仍保持在济河。如果部队按此计划转进到位,国军就形成一条从青浦到浏河的连续防线,阻止日军进攻。
这样一来,南线日军第6师团将不得不正面面对防线,无法向国军背后迂回,国军即可扭转当下极其被动的战局。
在这个晚上,第三战区顾祝同后来又向蒋委员长报告,建议以税警总团、第36师、88师、上海保安总团、第32师、8师、13师、133师、40师及苏州河南岸各炮兵部队占领昆支阵地,并由前敌总司令陈诚部署占领。他的这个建议得到采纳,这样第三战区即不再集中主力固守青浦、仇江一线,而是将该线作为事实上的掩护阵地,将主要兵力迅速向昆支线乃至吴福线转移。
8日晩21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又下达了9日夜右翼作战军的行动命令。从命令内容上看,南京最高统帅部和第三战区撤退部署进行了新的调整,也就是不再集中主力固守青浦、仇江一线,而是将这一条防线作为事实上的掩护阵地,将主要兵力迅速向昆支线乃至吴福线转移部署。
虽然第三战区的命令陆续下达并有重大改变,但是这个转进命令的变化,是一着后手棋,事关淞沪战场第三战区国军主力生死存亡的命运。
由于战区司令长官部迫于时间紧急,担心部队在战斗转进中无法接受到这个命令。因此,这个命令直接绕过右翼作战军总司令张发奎,向张发奎部各军下达各师具体的转移目标和行动步骤。
越级下达命令,虽然及时将指令下达,但是却给张发奎右翼军的统筹指挥制造了极大的困难与混乱。
当右翼作战军司令官张发奎接到撤退的命令时,他的指挥部外面已经是一片混乱与嘈杂。他闻声而动,看着马路上到处都拥挤着部队,下令卫兵去询问了一番,这才发现都是自己所属部队,想到这是战区越级下达的命令,想到指挥与撤退的无序和混乱,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夜幕里,远处的地平线时不时爆闪红光,传来沉闷的炮声和爆炸声。这些红光和声音,意味着那里发生着一场场胜负未卜的战斗,到处都是这种前景难料的战斗,构成了一片怪异的夜色与氛围,就像是催命鬼制造的一般,它加剧了官兵们内心的恐慌,让脚步也变得更加匆忙与凌乱。而这些匆忙与凌乱的脚步,同样加剧了高级指挥官们内心的担忧。
在战争中,基层营连的官兵犹如一粒粒棋子,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这场盲棋棋局中的位置,究竟是不是那一粒弃子,究竟是不是一场死局。这一粒粒棋子,因为长官们的催促,也生起了恐慌。这种撤退的恐慌与阵地的坚守,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到了现在,每一粒棋子似乎都知道撤离战场越远就会越安全,然而,究竟是不是安全,就连每一支部队高级指挥官的内心也没有底数。
而高级指挥员,则犹如一个个棋手,手中的地图犹如一个巨大的棋盘,甚至有的棋手早已心生悲观的心绪。在眼下,这些棋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危局,却是望棋兴叹,无能为力。
11月2日,张发奎的指挥部从南桥转移到佘山镇北面的北干山,位置距离火线极近。自从5日日军登陆战斗打响,右翼作战军右侧侧后翼面临重大威胁,已经展开了三日的围堵反击,仍然难以阻挡日军兵锋。
11月6日黄昏时分,日军第十军先头部队从米市渡南岸强渡黄浦江,进逼松江县,11月8日日军第十军主力在得胜港、米市渡等地渡过黄浦江,张发奎的司令部距离米市渡仅仅十八九公里,而现在距离日军前锋直线距离也就十公里左右。日军连日步步紧逼,国军右翼作战军慢慢陷入混乱状态,指挥部里的高级将领产生了悲观情绪,这种悲观情绪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漫延。
对于右翼作战军的这一局棋,乃至淞沪战场这局棋,张发奎早已看得清清楚楚。否则,也不会在淞江列车上向委员长建议撤守吴福线、锡澄线和乍嘉线。
正是因为心里似明镜一般,他内心的担忧一日更甚一日。在接到撤退命令后,张发奎知道时间已经极为紧迫,他有一种抓狂的感觉,很快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即使如此,他还是镇定心神,在指挥部下达了转移之前的最后一道命令。根据命令,第67军107、108师及独立第45旅,务必固守松江县及其以南黄浦江北岸阵地至11日,以掩护主力安全撤退。然后,指挥部制定了一份各部队的行动部署上报第三战区。但是这份部署并没有明确各部当晚的行动,于是只好又以电话和书面形式再向第一线下达当夜的撤退命令。
这一份命令,是张发奎右翼作战军长官部在撤退前下达的最后一份命令。这份命令把交战前沿的大部分的部队撤退行动交由第17军团长胡宗南指挥,命令规定除第一线留置一部迟滞日军追击外,以第3师、第87师、第55师等部先占领收容阵地,掩护主力撤退,其余部队均沿通往青浦的平行大道西撤。
这一晚,在张发奎的看来,就是一个乱字了得。
即使是他感觉到了极度的恐慌与混乱,但这些仅仅只是开始。因为数十万大军向一个方向撤退,众多部队在不少路段都是沿着一条路撤退,路上拥护不堪。在他看来,这种混乱缘于南京方面没有听取一线高级将领的意见,并且现在的混乱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但是他企盼这种混乱能够早一点结束。
在右翼作战军接到撤退命令的时候,战区已经将命令越级下达。因为超级下达,有的部队甚至提前接到命令。因为这种混乱,原本战区指令下达的逐次掩护撤退、占领阵地,都因为友邻部队无序的撤退,引起了相互的恐慌,后接到命令的和没有接到命令的也随之撤退。这样,右翼作战区集中撤退,在这片水网密布的地区,拥护在有限的公路上,成为了日军追求和袭击最为明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