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计划要破产,赵祯有些不高兴了。况且立储之事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轻易碰不得。
他的孩子大多早夭,儿子更是没有一个活下来得。可就算如此,赵祯心里还是没有放弃希望,他总觉得自己这人应该也不算坏吧?
早就知道自己在政事上的能力不大出众,因此很久很久以前他就告诉自己:自己平庸没有关系,只要有容人的雅量,必然会有贤臣能人替自己治理国家。
况且赵祯也认为作为一个统治者自己有没有本事不重要,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用人。
皇帝太精明了也未必是好事,只有像他这样得,才能使得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富足安康。
赵祯从很久前就这么认为了。而这多年来,国朝的状况似乎也印证了他这条理论,因此他越发深信自己的想法十分正确,并打算贯彻到他死得那一天。
是得,宋仁宗没有想错。历史上能得到“仁”这个谥号的君主寥寥可数。
因着他始终贯彻着自己的理念,使得他的执政期间名臣倍出,是华夏历代统一王朝中可圈可点的一个时期。
可就算是赵祯这样的老好人皇帝那也是有脾气得。在他心中也是有些逆鳞不能去拂逆得,比如司马光一再上书立储君之事已让仁宗很不满。
现在司马光又挑着这个当头来说这事,且一副你不让我说我就不不罢休的气势,赵祯就算再想扯皮也扯不下去了。
只得硬着头皮沉声说道:“准奏。”
司马光闻言伏身作揖,这个时候的君王与臣子间可不像后世那样,需要对着君王卑颜屈膝,尽展奴才样。
除了祭天,大朝会等重要场合内需要行三拜九跪之礼外,宋朝的臣子在君主面前不需要跪着,对皇帝行个弯腰的礼节便可了;若不是在这早朝大堂上,还可以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