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龙兴华夏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国丈来拜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国丈来拜(1 / 1)

这个儿子,现在虽然已经亲政了,但离她的期望,还差得太远。

“林鲲宇今日是立了功,我看得赏。”慈安太后听到了同治皇帝的话,微笑着说道。

“姐姐说的是。”慈禧含笑道,“姐姐说赏些什么好?”

“我看,就把这些个笔墨纸砚,一并赏给他好了。”慈安太后笑道。

“臣谢皇太后恩典!”

林义哲脸现惊喜之色(演戏的本事一流),立刻拜伏谢恩。

因为他知道,两宫给自己的赏,绝不仅仅是一套文房用具那么简单!

但令林义哲感到郁闷的是,直到这次觐见结束,林义哲也没有机会,发出结束催眠的暗示。

算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大碍(洪钧这么长时间都没事),以后再说吧

想到现在这个老大帝国的几位最高统治者,已然成为了自己手中的棋子,林义哲的心中又禁不住有些得意。

出了宫,林义哲回到了贤良寺自己落脚的馆舍,两宫皇太后的赏物便已经送到了他的屋里。和林义哲原来猜想的笔墨纸砚这些不算太值钱的东西不同,两宫的这些赏物分别为湖笔一盒(包括他用过的那两只)、七星端砚一具、洒金宣纸一封、御制贡墨一套(十二块)、唐英造仿钧窑乳钉纹紫釉笔洗一个、南红玛瑙“太师少师”(就是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的造型)镇纸一对、白玉龟形砚滴一个、青玉笔架一个及铜镏金画珐琅熏炉一具。这些东西都是宫里御用之物,不但材质名贵,而且制作极为精美,件件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

听说林义哲得了封赏,洪钧第一个赶来道喜。

“皇太后赏赉如此之丰,可见对鲲宇之器重!”洪钧一下子见到两宫赏赐给林义哲如此多的宫廷珍宝,喜道,“鲲宇的前程。从此定了!哈哈!”

林义哲将今天觐见的情形告诉了洪钧,当然对皇后和慧妃的洗脑是万万不能说的,“皇太后允我回任原籍。只是不知能否继续办理船政。”

“鲲宇念念不忘实务,真是令人佩服。”洪钧叹道,“为兄不如也!”

“不知皇太后皇上会如何安排陶士兄。”林义哲说道。

“呵呵,我回原任是不可能的了。”洪钧笑道,“再说了,我也不想回原任,若是能外放为驻法使臣,心愿足矣。”

林义哲听到洪钧居然想要讨驻法公使这样的“鬼差”。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

洪钧定是对那位“法兰西王妹”芳汀念念不忘,是以才有这样的打算!

二人正说着话,不多时便有内监前来宣旨,任命林义哲为船政提调(实授),护理福建巡抚,洪钧则授总理衙门办事大臣、加户部侍郎衔。

听到洪钧进了总理衙门,当了办事大臣,也就是表明他彻底脱离了“清流”的队伍。加入到了洋务派的行列当中,林义哲既为他感到高兴,也暗暗替他担忧。

林义哲高兴的是,洪钧升了官。进了总理衙门当办事大臣,自己可以说又有了一个强助,而担忧的是,原来本是“清流名士”的他。硬生生被自己给洗脑成了洋务派,势必要和“清流”们绝裂,从此和自己一样。承受“清流”的口诛笔伐!

而且,第一个不会放过他的,便是他的恩师、军机大臣、“北清流”的领袖李鸿藻!

送走了宣旨的太监之后,洪钧再次向林义哲道喜:“鲲宇回任原籍,而且实授了船政提调,加了巡抚衔,真是可喜可贺!咱大清的巡抚虽多,可没有似鲲宇这等年少俊彦!鲲宇日后前程,不可估量啊!呵呵!”

“陶士兄任总理衙门办事大臣,他日位列中枢,可不是我这外臣能比的。”林义哲笑着说道。

“不瞒鲲宇老弟,京中非我愿留之地。”洪钧笑着摇头道,“总理衙门仅是暂时栖身之所,驻欧使臣,才是我想要的。当然,现下时机未妥。而且,我还有些旧帐,得在京中了结了,才好上任啊。”

听到洪钧说自己在京里有“旧帐”要算当然这个帐不可能是经济帐,林义哲不由得很是惊奇。

林义哲正待细问端详,仆人来报,称“承恩公”崇绮来拜。

“当今国丈都来给鲲宇道喜,鲲宇可是有面子啊!”看到林义哲不明所以的样子,洪钧笑着提醒了他一句。

林义哲听到“国丈”一词,眼前立刻浮现出了阿鲁特氏的身影,不由得背后冒出了一丝冷汗来。

难道是自己对阿鲁特氏做的事,让人看破了?人家爸爸找上门来了?

“快快有请!不!我去迎他!”

当林义哲来到门口时,看到一个身材矮胖的花白胡子的老头正在那里背着手踱着步打转,显得很是焦虑。他上前刚要打招呼,老头看到林义哲出来,立刻抢步上前,纳头便拜。

“恩人!”

什么什么?恩人?

林义哲一时没反应过来,但他的手却不慢,上前一下子扶住了老头,不让他拜下去。

“崇老大人!这是做什么?折杀晚辈了!快快请起!”

这个老头,便是阿鲁特氏皇后的父亲三等承恩公崇绮。

崇绮的身世,可以说是颇为坎坷的。

崇绮是蒙古八旗子弟,原隶蒙古正蓝旗,是大学士赛尚阿之子。崇绮最初为廪生,通过捐输军饷,谋得八品笔帖式,不久被任命为玉牒馆誊录,1848年升任工部主事,一年后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咸丰皇帝任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督师广西,进剿太平军。太平军势如破竹,冲破清军围剿,从广西进人湖南,直逼长沙城下。咸丰皇帝大怒,将赛尚阿革职,押回北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崇绮也受父亲牵连被革去工部主事官衔。

家道中落,崇绮可以说备尝“身居闹市无人理”的世态炎凉。他索性闭门读书,研习书法,练成一笔好字,他还擅长丹青,尤喜画雁,以寄寓其“沧州旧隐无人识,正似寒芦落雁边”的感愤。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天津。威胁京师。咸丰皇帝下令设巡防所,宣布戒严。巡防王大臣调崇绮充任督练旗兵处文案。次年,孤军北上的太平军弹尽粮绝,为清军所败,崇绮因抵御太平军北进有功被授予兵部七品笔帖式,并开复举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奔热河。崇绮以随办巡防名义守卫内皇城,并协理内城团防昼夜巡行。以备不测。英法联军退去后,因守城有功,崇绮被提升为主事,后迁员外郎。1864年(同治三年)。宁夏将军都兴阿奏请让谙熟军事的崇绮随他去西北参与军务,兵部上疏坚请留崇绮在部获准,崇绮遂调充步军统领衙门兼办司员。

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礼部会试。崇绮顺利地取得了贡士资格,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既入保和殿参加殿试。殿试这一天,崇绮沉着镇定。文思格外敏捷,下笔有如行云流水,不多时,便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上千余字的经史时务策文。次日,8位阅卷大臣在所有密封试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亲览。可当时同治皇帝还是个10岁的孩子,此事便由两宫皇太后代行。慈禧太后见一本卷子文辞写得不错,字也挺有功夫,就主张点这本为状元,慈安太后说不出什么意见,就由着慈禧太后做主,把10本卷子的名状安排停当,并用御笔点了。密封试卷拆开,才发现排在一甲一名进士的竟然是蒙古正蓝旗人崇绮,这可是清代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原来,清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在科举取士上采用“旗不点元”的策略,即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不取旗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从顺治帝开始历朝因循的惯例,怎能破例呢?可是,慈禧太后御笔点中的状元,又不好改换。养心殿上,两宫太后和阅卷大臣们皆颇费周章,慈禧太后斟酌再三,犹豫不决,遂决定交给军机大臣和阅卷大臣商议。众大臣经过反复争论,得出“但凭文字,何论满汉”的结论,奏复两宫。

崇绮作为一名旗人,破天荒地当了科举考试的状元,引起了满朝的议论和称羡,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重大新闻。祟绮也因此有了“小金榜状元”的美称。而整个清代,满、蒙人参加汉文考试最终能夺魁的也只有祟绮一人。

崇绮金榜题名后,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1870年,崇绮升为侍讲,是年秋,又任河南乡试主考官,后来又充当日讲起居注官,侍奉于皇帝左右。

1872年,同治皇帝已届成婚之年,需从高级官员的女儿中选一皇后。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因相貌端庄美丽,性格文静娴淑,被东宫慈安太后相中,最终获得同治帝首肯,被册封为正宫皇后。作为皇后之父的崇绮,受封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尔佳氏为一品夫人,他的直系亲属从蒙古正蓝旗升隶满洲镶黄旗。(未完待续。。)

ps: 人的一生最少要判刑十次。1、治安处罚拘留10个月(胎儿时期) 2、保释期3年(幼儿时期) 3、劳动教养改造12年(中小学时期) 4、假释(大学时期) 5、无妻徒刑(毕业后工作时期) 6、缓刑监控(恋爱时期) 7、有妻徒刑(结婚) 8、有期徒刑10-30年(买房按揭时期) 9、生个儿子(死缓) 10、最后死刑。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最新小说: 凭虚公子 爆笑冤家:暴烈蛇王的宠后 农妻有毒:主子,该吃药了 穿越成了小和尚 步步封后:邪妃上位记 宴福 重生之执掌天下 倾世桃花:王爷,细作难当 重拾仙道 宠夫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