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翠花在家里打算把化肥和尿素混合一下,好去田里施肥。那吴均梵老先生又带着那对龙凤双胞胎登门了,这次手上还提了礼物。翠花知道这吴老头肯定是为租房而来,翠花想:这老头肯定是满意这里。在心理上翠花占了上风,但是翠花更热情了。
寒暄几句后,吴均梵先开口说了租房的事:“今日过来我还是想租你这房子,就是你这房租还可以谈吗?我直接交一年的房租,房租按45元一月。”
翠花不知道讲台面上的话,只觉得对方真诚,自己应该也不该用语言掩饰或讨乖。赤诚地说道:“真人面前不说假,我其实很想租给您老的,但是因为我老公不在家,所以租给您老并不太方便,在农村就怕有人说三道四。”
期间,双胞胎想出去玩,吴老头把他们拉到自己跟前,推了推眼镜,态度温和地说:“夏园茵给我介绍你家房子的时候,我就有想过,上一次我自己也觉得不妥,所以就看看。这几天我想到了解决办法,所以过来问问你。”
如果有合适的对策翠花自然愿意房子租给吴老先生,于是便问:“什么办法?您老说。”
吴老先生边说边对房子比划着:“你这屋子是双门面的,如果我去买点木材,再找几个人把木材钉起来从中间隔断,我使用其中一个门面和一个卧室,独立进出入,这样就不算是一个屋檐下了。另外,等我不租了,你也可以把木板拆了,这样也不会对房子造成什么损伤。”
翠花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很好的解决方法。于是双方约定好大概时间,吴老先生也很爽快地就把钱给付清了。
吴老先生的动作很快,不到半个月,就把一切弄好搬了进来。而翠花想要吴老头在学习上可以一起带带史论,所以很多事情上总是能帮则帮,直到吴老头把房间布置妥当。
翠花看得出来,这吴老头确实是一个有学识的人。虽然是租的房子,但是他却在门面房摆了一个雕花的红木大书架,上面的书籍整整齐齐地摆满。在书架前,是一个大大的原色木质写字台,台面上挂着几支毛笔,砚台和一些装饰。翠花很满意吴老头对文化的态度,有时候恨不得史论可以去奉茶拜师。
史论虽然没有想过拜师,但是心里却是心甘情愿地跟着吴老先生学点东西。本来不曾相处,史论好些顾虑,但是经过几次向吴老头借书,发现此人温和,语言也十分客气,不仅是史论,就连周围邻居也是很喜欢他,为此,史论亲切地称呼吴老先生为吴爷爷。每次放学,干完家务活的史论,再也不去学校找同学玩,而是和那对龙凤姐弟在一起听吴老头的历史人物故事,吴老先生每次讲故事都可以声情并茂,让人舍不得漏掉一个字。史论觉得这是除了看电视最有趣的事情了。也渐渐忘记当初一直想问妈妈为什么看了自己的信,却从来没有回应,就像从来没有看过一样。
一天放学下午,史论去吴老先生家里玩,发现吴老在翻看一本看起来很旧的书,书脊微微破烂,书角残褶,内页纸张已经发黄,印刷也很粗糙,加上书里面的字是繁体,让人会错觉的认为是传世孤本。
史论好奇地问:“吴爷爷,你看谜语大全干什么呀?”虽然是繁体,但是还好都不是很难认出来。
吴老先生并没有推起滑落的眼镜,而是直接越过眼镜框看着史论,说:“弘语和芷晴马上升要三年级了,到时候就要每天写日记了,我找一些简单的谜语让他们开阔思维,让他们学习怎么去形容一个东西。史论,你有兴趣的话,就和弟弟妹妹一起来学习吧!”吴老先生很喜欢史论,觉得这孩子反应快,又很有礼貌,不张扬,每次过来一口一个吴爷爷,梨涡浅笑。比起这不省心的一双外孙,真是好多了。
史论对吴老先生的人格魅力迷之崇拜,所以为了快点进行猜谜游戏,史论跑到学校把正在玩的弘语和芷晴姐弟俩给带了回来。
吴老先生坐在写字台前,史论和姐弟俩与吴老先生对立而坐,做好准备后。开始了第一个谜语:“圆溜溜,水汪汪,黑白分明,白天用的多,晚上用的少。(打一人体器官)”
大家一听,这问题也太简单了,三人纷纷举手想要争求回答的权利,口中都喊着:“我知道,我知道.......”
弘语怕他外公不会叫他回答,直接跑到外公怀里撒娇。吴老先生用戒尺指着弘语说道:“先回去坐好,你才可以回答。”
弘语开心跳起来,跑回自己的座位上,答道:“是眼睛。”
吴老先生微笑着点头,续问:“答对了,但是你怎么就知道是眼睛呢?你可以说下为什么吗?”
弘语轻仰着头,表情神气,露出得意地笑容:“这还不简单,我们的眼镜不就是圆的吗?里面还有眼水。白天的时候因为我们醒来就要睁开眼睛啊!到了晚上就要睡觉觉了,眼镜就闭起来了。”
吴老先生循循善诱,告诉大家:“那我们以后写日记或者写作文是不是可以学学刚刚这个成语,当你想形容眼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写:‘圆溜溜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还可以这样写关于眼睛的话;想要保持圆溜溜水汪汪的眼睛,我们就要白天用的多,晚上用的少。大家明白怎么写了吗?”
吴老先生又找到另一个谜语,说:“接下来,我们再猜一个,然后按照我的方式,自己写出句子来哦!”然后看了大家一眼,说:“开始请听题,生在深山茅草房,既没兄弟又无娘,家父派我管田地,身上没件好衣裳。(打一物)”
弘语和芷晴都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想着,在一番思考无果后,便开始开小差起来,竟开始讨论动画片《猫和老鼠》。为此,吴老先生生气地敲了敲写字台,无奈地威胁道:“不听话的话,我明天就给你妈妈打电话,要她别上班了,回来管你们算了,看你们还敢调皮不?”。果然两姐弟就乖乖即刻坐好。
史论听了谜语之后倒是一下子就想出了答案,因为家里每年都会用到,所以并不觉得这个谜语有难度。举手回答道:“是稻草人,我们家每年都会做很多稻草人放在田里去吓偷吃粮食的鸟。稻草有时候也会用来做茅草屋的,我爷爷和我外公的牛栏,都是用稻草做屋顶的。”
吴老先生又问:“那根据谜语你描写一下稻草人。”
史论思考一番,说:“这里面把稻草人拟人化了,既没兄弟又无娘就是说孤独;家父派我管田地表示勤奋;身上没件好衣裳代表了贫穷。所以我的句子是:稻草人像一个受伤的孩子,衣不蔽体地孤独的在站在田里充当赶鸟工作者,一动不动。”
吴老先生很满意史论的分析,写的句子也像模像样。于是对着三俩总结:“以后我们再学习其他的书籍时,也不要孤立地学习。也要多多思考,善于总结和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后面又猜了几个谜语,写句子。待到晚饭时分,谜语课就结束了。史论心里激动坏了,因为他从来不知道,原来语文还可以这么有趣的去学。于是便问吴老先生:“吴爷爷,明天也是下午过来学习吗?”
“周六日不上课,弘语和芷晴的外婆想他们,我们下周继续好吗?”看到史论有点失落,安慰道:“史论,来!我写给你一个上联,这两天你思考一下。”于是在纸上写了:“进士尽是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