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建议是昨日发出的。
今天上午,该建议被传递到外交部。
各驻华使团的这个建议,令国府内部的的主和派大喜。
他们找到一向‘倾向和平’的薛志昌,诉诸‘和平谈判’之请求。
薛志昌面见常凯申,请求慎重考虑武力解决之手段。
薛志昌对常凯申说:“对日如能容忍,总以努力容忍为是。盖大战一开,无论有无第三国加入,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但其后日本系工业国,容易恢复,我则反是,实有分崩不可收拾之危险。“
常凯申说,已经忍了好久了。
薛志昌说,“勿忘忍是一件很难挨的事“。
常凯申说,“我再考虑考虑吧。”
然后,常凯申却反而给薛志昌上了一课坚决抗日的小讲座。
薛志昌听了常委员长的演讲,知道这是委婉拒绝他提出的暂时隐忍的建议了。
看到薛志昌劝说无效,不少人便又去找汪填海。
汪填海看到这么多人来找自己,大喜,认为这是自己的政治方针受到普遍拥护的好迹象,立刻专门找到常凯申委员长,力主同日方和谈。
对待汪填海,常凯申客客气气的,但是,一句话就令汪填海怒了。
常委员长说的是,“军事上的事情,你不懂。”
汪填海大怒。
他决定绕开常凯申,独自同各国使团接触,若是成功避免战争,这也将是他汪氏取代常凯申,重新崛起的契机。
于是,汪填海直接找到外交部长王崇浩,“在能容忍的情势下,总向和平途径为上计“。
随后众多国府要员、名流找到常凯申,请求尽最大之努力求和平。
事实上,因为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相差悬殊,因此,在国民政府内外,都有一部分人积极主和,或者设法推迟大战时间。
在国民政府内部,以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薛志昌为代表。他认为,中日空军力量之比尚不足一比三,抗战准备至少尚须六个月。
七月份的时候,薛志昌就曾经致函军政部部长何英臻,主张“和平仍须努力求之“。
薛志昌甚至还特别致电杨西山,“请为和平运动“。
在知识阶层中,胡志、姜孟岭等都主张“忍痛求和“,认为“与其战败而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为之“。
为此,胡志两次面见常凯申。
上月月底,他向常凯申提出,“外交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