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沼泽,齐军大队伍列阵于益国的重喜城外。赵元策马来到一片高坡上观察,只见重喜城建在一片丘陵之间,城不算大,城墙也只有十丈有余,应该说并不算险要之地,若是强攻并不会遇到太多困难。于是,赵元放心让部队先在空旷地方安营扎寨,养精蓄锐之后再叫阵攻城。
齐军得了命令后,除了部分在外围警戒的士兵外,大部分将士都拴好战马,放下武器,准备安置帐蓬,埋锅造饭。
就在这时,赵元下意识地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重喜城深灰色的城墙和附近的丘陵都安静的可怕,一个人影都没有,甚至连飞鸟都不掠过,只有茂密的蒿草随山风起伏,发出飒飒的声音……
多年征战的经验,早已经敏锐了直觉,他仿佛已经闻到了血腥气缓缓飘来……赵元飞快地拿起兵器架上的陌刀,翻身上马,大吼一声:“有埋伏!”
还不等他进一步布置,只听得隆隆的几声炮响,齐军大营四周的丘陵之后重喜城墙之上,招展的战旗齐刷刷地竖了起来,片刻之间,漫山遍野,已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将领与士兵,雕翎箭上弦,寒光刃在握,全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还没回过神来的齐军。
扶越此时提着寒月梅花枪来赶过来,护在赵元身侧。他们两个人面色凝重仔细看着周围的敌军。
这些士兵打的旗号并不相同。重喜城上立着的益国战旗,东面丘陵上站着身着青灰色衣服的鲁国士兵,负责西面包围任务的则是全身墨绿的韩国士兵。而在重喜城与鲁国士兵之间,还有一小股打着紫金相间战旗的小国费国的士兵。粗看一下,韩国与鲁国出兵都在四万以上,益国更不必说,重喜城屯兵五万,只有费国因国小力薄,出了一万士兵。
这么多的士兵埋伏于重喜城外,不被齐军发觉,可见其间谋划不是一天两天了。赵元与扶越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沼泽地里的那些标识确实不是益国所使骗术。
这些牌子实际上是为鲁国韩国这些士兵准备的,让他们快速平安地到达重喜城外,及时布下天罗网,只等齐军来中这个埋伏。只是当时,他们俩个都没想到这点。
事已至此,赵元迅速对比了一下敌我兵力,齐军此次出征益国为十万精兵,而对方的人数粗看下来有十三四万,人数上已经占优。敌人以静制动,等候多日,而齐军长途奔袭而来,兵未卸甲,马不解鞍,还没有休息就遇到硬仗,气势上已低了一截。
再看天时地利,重喜城外虽未有高山险峰,却是湿地纵横,沼泽分布众多,当地人知其深浅,齐军却是难以判断。
况且,重喜城气候多变,阴雨天居多,有话形容这里是“一日三雨”,这对于北方来的齐军也是大不适应。比了半天,齐军似是一点优势也没有,难道就没有一线生机吗?
“那也未必!”赵元心里道:“打仗最怕占尽先机与穷途末路。占尽先机看似毫无变数之时,往往就是最大的变数,更易失败,穷途末路看似毫无生机,却能让人破釜沉舟,往往最终逆转。”
赵元把众将领叫到身边,部署作战安排:“游骑将军沈照与宁远将军左清尘,带兵三万,对付韩**队,忠武将军沈纲殿后,壮武将军孙奋和宣武将军方台炎带兵四万对付重喜城守军,宣威将军王广陵作侧应,归德郎将孙楚山带兵一万,对付费**队。”
“孙楚山出战前不要暴露作战目标,只是装作沈照与左清尘的后应出现,待到离费**队五十丈内再发动进攻。留五千精兵于大营之中,备好钻天驽,由扶越统一指挥。”
“还有一万五千士兵,由朕统领主攻鲁**队。切记此役不能乘胜追击,只要将最多的士兵带出包围圈既可。”
他话音刚落,扶越就出列抱拳道:“主帅只带一万五千人应对鲁国四万大军,只怕对您不利,末将请令率兵前去,您在营中指挥便可。”
众将听了,也纷纷上前力劝赵元,九五至尊不可身处险境。
赵元听罢,摆摆手道:“大敌当前,如何应对,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身份高低。众将之中,只有朕用陌刀,朕仔细看过,破鲁**队,非用陌刀阵不可。你等若为朕考虑,只当奋勇杀敌,便可缓解这一方的压力。”
言毕,赵元便一马当先,带着一万五千精兵,往鲁国士兵所在方向冲去。
众将紧随其后,按照军令行事。
先说东边一线的沈照与左清尘,他们率兵一动身,韩国的军队就已查觉,马上列好阵队,举起武器,快速集结,在首将的带领下向齐军杀来。
齐军以武器占优,并不怯阵,怒吼着迎着敌军而去。双方迅速混战在一起,此时沈照与左清尘才发现,他们小看了韩国士兵的实力。
齐军武器十分锋利,同样是刀,双方兵刃相碰,两三下之后,韩国士兵的兵刃就要被崩出口子,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敌军都会大惊失色,进而忧惧担心,战斗力大打折扣。
可这次不同,这些韩国士兵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些,拿着破了刃的刀气势上毫不逊色,倒让齐军一时间有些慌乱了。
沈照迅速冲到前面,稳定了军心,左清尘策马赶路过来,一边与他并肩厮杀,一边说:“快看这些兵身后!”
沈照按他说的去看,只见每个韩国士兵身后,都用红线绣了一团复杂的标记,像是咒符之类的东西。“怪不得不怕死,这一定是韩**人护身符!”沈照心里尽管了然,但还是觉得有些棘手,护身符这种东西在战场上肯定是没什么用的,可是如果只要信了,便会出现令人意外的效果,比如这些士兵在短时间内不怕死,有时候甚至不知道疼痛,一旦碰到这样的对手,谁都会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