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将那令牌递给了裘二,裘二听了泪流满面,跪下接了那个令牌,令三山又朝刘继祖点头意思了一下,就告辞离开了。刘继祖看着她那挺拔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一个女人在江湖中能走到这一步着实不容易!
等令三山离开了大殿,刘继祖说道:“诸位,都说一个各自的情况吧!”
姜梦先说道:“我的人已经对晋王府内部进行了细致的排查,没有发现异常,王府里所有的人也都已经换成了咱们红巾军的人!”
韩望接着报告道:“王府外围的排查也已基本完成,也没有发现异常,外围的守卫也已换成了咱们侍卫队的人。”
裘二这时已经擦干了眼泪,也报告道:“咱们在晋阳城里一共只搜出了两百万两银子,粮食也不是很多,只够城里人再吃一个月的。我猜那些钱一部分被那些江湖人卷走了,他们有了钱,因此才急着要跑的,否则整个晋阳城里肯定不止这点银子!至于粮食,我们也打听了,晋王把存粮大部分都派给了外出的军队,因此城里的粮食并不多。可以说晋阳城虽然是天下闻名的大城,但对咱们红巾军的帮助其实并不大!”
刘继祖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他看了崔安世一眼,崔安世正在想事情,见刘继祖看着他,忙说道:“主公,晋阳城算是拿下来了,刘将军已经带着晋王和孙敖的人头去攻打云州和朔州了,不出意外的话,十天以内,云州朔州就能拿下来!
那两个州至少还有两万人马和不少的钱粮,只是我担心,北部不稳,云州朔州虽然有兵有粮,却不能抽调,甚至还要适当加强才行!我刚才听了裘师兄说的,这晋阳城对咱们实际上的帮助也不大,云州朔州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咱们虽然花费了这么多时间围困晋阳城,实际上除了对咱们占领整个山西道有帮助外,其实意义并不大!甚至还会成为咱们的负累,晋阳城这样的巨城以及云州城、朔州城这样的边关重镇都需要重兵驻守。但咱们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守城,而是要尽快扩大地盘,增强实力,以期早日完成一统,因此我刚才一直在考虑怎么权衡这个事比较好!”
裘二这时情绪已经渐渐稳定了,这时说道:“对外扩张和建好根据地不矛盾。晋阳城非比寻常,它除了位置不是很好以外,完全符合一个都城的标准!咱们红巾军完全可以以它为中心,逐步向周边扩展势力,晋王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崔安世说道:“晋王确实这么做了,但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几个月时间就被咱们红巾军打败了?”
裘二摇头道:“晋王的失败有三个原因,一是他太贪心,三面派兵,使得内部空虚,咱们红巾军才能趁虚而入。二是因为太行山的问题他没有解决就盲目出兵,战略出现误判。三是因为他为人暴虐,所作所为不得人心。
但咱们没有他的这些问题,首先咱们要做的,就是吸取晋王失败的教训,行军打仗始终量力而行,不在弱小时过于分散咱们的力量,并制定原则,始终留够防守根据地的力量,这就可以规避他的第一个问题。
其次咱们没有他的后顾之忧,虽然咱们也有各种问题,但至少太行山不会存在问题。我建议咱们不仅不要减弱太行山的军力,还要逐步加强才行。太行山不仅可以帮咱们挡住东边过来的敌人,咱们万一遇到强敌,还可以退到山里,利用地势保护咱们,就像咱们从河北道撤进去时一样。
第三,咱们红巾军军纪严明,走到哪里都大得人心,那是晋王可比的!综合这三点来看,咱们完全可以在晋阳城这里站住脚,将山西道经营成咱们红巾军的根据地,然后不断练兵,伺机派兵南下、东进、西征。
这里唯一的问题我也知道,那就是北边草原上的威胁!我也得到了消息,知道乌合台正在北部边境地区集结兵力,这确实是一大威胁,但这个威胁对所有中原地区都是一样的,万一他们进入长城以内,除了南方少数地区以外都难以幸免。
相反山西道因为地理和历史原因,对这个问题的应对是比较充分的。山西道的城池建的也是最规整的,防御力也是相对较强的!因此我建议,咱们有必要好好经营一下山西道,不要像对待河北道那样直接舍弃掉。”
崔安世听了想了想,说道:“裘师兄说的这些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咱们分兵给北边和太行山,就会进一步削弱咱们南下的力量。我的那些手下现在就防守在山西道和河南道的道界,郎家军正在密集的调集兵力,我看他们是想趁咱们立足未稳,抢山西道的地盘,因此我才这么担心的!”
刘继祖问道:“他们调集了多少兵力?”
崔安世答道:“保守估计也有五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兵,而我那里只有三万人马,我正要跟您汇报,看能不能调些兵过去增援一下?”
刘继祖听了眉头微皱,又问道:“那咱们现在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
崔安世和裘二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崔安世有些犹豫地说道:“有两万人,一万人可以从攻占晋阳城的这些军队里调剂,但另外那一万人就是您那支骑兵了!”
刘继祖这才明白过来他们为什么看着有些为难,原来是要动他的这支万人队。刘继祖笑道:“你们有什么好犹豫的,我这支万人队训练的已经差不多了,正是需要实战的时候了。我也没怎么参加过实战,这次正好,我就和军师一起率队南下,裘师兄就坐镇晋阳城吧。另外等咱们的行动方案出来,要通过连长老他们的信息渠道,通知襄州的红巾军,咱们南北配合攻打河南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惊,韩望说道:“师弟,你是统军大帅,没必要亲自上战场!”
裘二也同意道:“不错,弓箭不长眼睛,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咱们红巾军可怎么办?”
刘继祖摇头道:“你们说的有点道理,但自古以来江山都是打出来的,即便我不上战场,也要亲自参加一些战役才行!你们不用劝了,我已经决定了,等北边安定了,咱们就南下,希望能一口气攻占了河南道。军师说的那洛口仓对咱们红巾军有重要作用,咱们必须尽快将其拿下,那样咱们才有更多的粮食来招兵!”
众人见刘继祖坚持,也就不再劝说,而是各自按照刘继祖的安排开始准备起来。十天后,两万人马准备妥当,云州和朔州也被拿下,刘继祖陆续接见了山西道各地前来见他的人。这些人多是向红巾军表示好感的,同时希望得到刘继祖的保护,他们给红巾军提供了大量钱粮和兵源。
实际上这都是政治投机,刘继祖在河北道时就遇到过,红巾军打击那些民怨较大的豪强时,就有很多人来找过他,主动向红巾军提供钱粮和兵源。对这些,刘继祖都是安排韩望进行严格的审查后才接收,红巾军里一部分人都是这类出身。
这十天里,红巾军又增加了近万人加上晋阳城投降的晋军以及云州和朔州投降的晋军,有差不多四万人,红巾军这时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二万人!兵多了当然好,但兵多粮少可不是好事,因此刘继祖很想尽快拿下洛口仓。
他得到消息,河南道今年大丰收,而河南道又是重要的产粮区,因此洛口仓得到了补充,储存了大量粮食。郎至纯之所以敢向山西道用兵,主要也是因为他有粮,这段时间又招了大量新兵,他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很强了,因此也想主动出击,扩大一下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他没有选择风头正劲的吴王,也没有选择焦头烂额的楚王,而是选择了刚刚占领了山西道的红巾军。他这样选择也无可厚非,因为吃柿子都是专挑软的捏,打仗肯定选择他认为最弱的来下手。郎至纯不知道从哪里得出结论,他认为山西道的红巾军是实力最弱的。
虽然楚王那边的实力也比较弱,但他认为山西道的红巾军对他们也是威胁最大的,因此他选择集中兵力先进攻山西道。刘继祖利用这段时间还准备了大量船只,因为攻打洛口仓需要渡过黄河才行。对于郎至纯的意图,刘继祖和崔安世早就看出来了,他们在十月二十五日就抵达了前线,而郎至纯那边已经调集了近十万人。
面对着这种情况,刘继祖也继续调集了三万人马过来,剩下的那些人要么有别的任务,包括镇守山西道各地的城市,巩固根据地,扼守太行山,以及据守北方边境。另外,还有很多士兵加入时间太短,缺乏训练,战斗力还不行。
因此红巾军目前总共只有八万人对抗郎至纯的十万人,红巾军的主要兵力集结在泽州城,而郎至纯的兵力则集中在洛口仓周边,特别是洛口仓北部黄河以北。郎至纯不傻,他知道红巾军的意图,但他的意图也很明显。那就是集中兵力打败红巾军,然后进军山西道,为此他集结了重兵,将能调动的兵力都调了过来。双方摩拳擦掌,一场大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