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重游,有何感想?”李韫撩开窗帘问。
魏小武眼眸深沉,摇了摇头,“家乡早已变了模样,既熟悉又陌生吧。”
“两个月前,我也像这些流民一样,背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离开自己的家,唉……也不知我家那老屋怎么样了,多半被强盗给烧了吧。”
黄志刚轻声叹气。
北燕绝大多数流民都是从武州来的,特别是边陲村镇,每时每刻都遭受着岐国与强盗的威胁。
流民其实也分种类。
若是天灾造成的流民,朝廷还可拨款放粮。
若是战火造成的流民,毫无妥善解决的办法,他们只能不停地流浪,最后绝大多数都死了在路上。
李韫沿途从流民口中听到最多的话便是:
“到了燕州就好啦,听说燕州有个好王爷,愿意接纳流民!”
事实上李韫只是从流民中招募兵丁,从来就没说“接纳流民”的话,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将燕州传成了“接纳所”。
再这样下去,燕州的人口一定会暴增。
人口增加,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就好在人多力量大,生产,经济,兵役都可以增高。
坏就坏在,得先让他们吃饱饭,有地可种。
燕州有山有水,地缘辽阔,容纳百万人不成问题。
但开荒种地,修建房屋,维护治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一切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
北燕四州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都供给了戍边军队,剩下的一小部分掌握在地主手中,官府根本穷得叮当响。
再加上北燕即将被割让,大周朝廷不可能拨款援助。
而割让给岐国后就更惨了,说难听些,属于“后娘养的”,岐国不但不会拨款,还会想燕地收税。
所以李韫在刚授封燕王时,就已将这块夹缝中的封地的未来看得很清楚,想要发家致富,只能靠自己。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走私食盐到岐国,用这些所谓的“野路子”来搞钱,来充实国库。
赚别国的钱,来发展自己的土地,是韬光养晦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
抵达武州城门口,已是正午时分。
门口旁的布告栏,拥挤了一大批人。
“萧府重金寻医嘞,大家快过来看看哟!”
“谁若能治好萧家千金,可获赏银千两!”
“萧家千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