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的家伙一比,高下立现!
这个时代城市人口还主要以烧煤球为主,煤球并没有被淘汰,煤球厂至少还有十几年的生存空间,销售不是问题。
本城虽然不是原煤的主产地,但是还是有几个不大不小的煤矿,所以原材料的购进和运输也不是问题。
现成的原材料,现成的销路,现成的生产线,现成的熟练人手……,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也不难借。
何小西前世经历过,经济发展,城市非农业户口的人在不断增加,煤球的供应量一直很紧张。
倒不是说政府不作为或是懒政,而是他们财政有限,各处都要钱。
这样供应民生的产业都是那儿缺了现补上,补的速度就显得一直滞后于人口的增长,一直有些缺口。
若是市场经济还好说,计划经济环境下的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人没有主观能动性,也就不愿意加班多干活。
缺口的问题只能通过多上门生产线解决。
军队跟地方联手,拿淘汰下来的煤球厂跟政府合作。
把煤球厂废物利用,还能促进军民共建。
更重要的,可以把煤球厂当成投石问路的那颗石头。
如果煤球厂跟政府合作愉快,以后液化气那一块也可以跟政府合作。
毕竟军队这一块需求量有限,还是民用这块蛋糕更大。
拓展开来想,以后军工企业都要往民用转化,可以用煤球和煤气做样板。
杨铁军的路子就宽了。
不过唐雅君好像理解不了这些。
何小西觉定回家跟陆拥军通通气,让他找机会点拨杨铁军一下。
既把这件事了结了,又把煤球厂的那人踩下去,还给自己捞点政绩。
至于他们自己,他们跟杨家是一体的,陆拥军脑门上明晃晃的标着杨家的标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就是没有这些,欠下杨、唐两家的恩情,也得找机会还。
尤其唐坤泽,不仅有知遇之恩,还有当初帮着避开肖凌瑜算计的恩情。
何小西都不敢想如果陆拥军当初落到肖凌瑜的手心里会是怎么样的下场?
跟唐雅君说不通,何小西就不说了,傻人有傻福,唐雅君有人护着,傻点也没什么。
换个话题:“我们家糖球想去上大学,这些日子都在用功呢!”
这个话题比说煤球厂让唐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