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就在南京一众勋贵于神策门外等来了远道而来的"南京守备"太监魏忠贤的时候,位于南京城偏西的魏国公府却是气氛紧张,门可罗雀。
偌大的书房中,正值壮年的魏国公徐宏基面容冷凝,将手中的书信交由身旁的几位勋贵传阅,态度十分冷淡。
虽然知晓紫禁城中的天子定然不会轻易将"陕西民乱"背后隐藏的团团乌云就此搁置,但徐宏基也没有料到,天子的"报复"竟然来的如此迅速。
非但将昔年权倾朝野,令得满朝臣工都是为之颤栗的"九千岁"魏忠贤外派出京,担任南京守备太监一职,更是起复了于万历朝声名鹊起的"两淮盐道按察使"袁世振。
天子这是做足了准备,来势汹汹呐。
从表面上看,眼下的大明好似"内忧外患"尽数解决,曾经闹得纷纷扰扰的"西南土司"奢安联军已是全军覆没;浩浩荡荡的陕西民乱也是在天子运筹帷幄之下,有惊无险的结束。
就连辽东那些如日中天的女真鞑子都是先后数次败于朝廷之手,其内部也是动荡不堪。
一念至此,书房中的众位勋贵不由得心中发沉,这南京城外虽然屯兵十余万,但其"疲弱"程度与大明各地的卫所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战斗力极为有限,充其量就是个摆设。
天子若是铁了心与他们这些南方勋贵"翻脸",怕是胜算不小呐。
"诸位觉得天子此举何意?"
环顾一周,见得在场的勋贵们尽是面容严肃,呼吸急促,一袭常服的魏国公徐宏基不由得缓缓开口,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京师所在的方向。
作为南京城中的"土皇帝",他多少倒是猜到了紫禁城中那位年轻天子的想法,就此与他们撕破脸皮的可能性倒是不大,但借着朝中局势平稳的当口,狠狠的敲打他们一番的用意却是免不了的。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南方勋贵的威望便会大打折扣,反观紫禁城中的天子会愈发"成熟"。
此消彼长之下,怕是不出时间,天子便能一句话,将他们这些南方勋贵手中拥有的"特权"尽数收回。
无论是南京户部先行征收赋税的权利,亦或者被他们这些勋贵视作身家性命的"军权"。
"公爷,"闻声,一位身材矮小的勋贵缓缓起身,满脸忧色的拱手说道:"天子来势汹汹,我等绝不可坐以待毙呐。"从其身上穿着来看,此人竟是大明朝的"侯爷"。
"公爷,此话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