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提起。那时候还小,本就不大当回事,自然也从未提及过,有相识的朋友里,知道他会书法的都为数不多。
再说回《易经》本身,于他原先的世界里,大约出土发掘的笼统可分为四个版本,分别为战国后期的竹书版、西汉时期的帛书版与竹简版、还有东汉时期的石经版与唐开成时期的石经版。不过这四个版本几乎一致。曾经被老师要求临摹练字时,他都粗浅的阅读过。
这里的倒是头一回见……莫不是,这是最初的真迹?
据教他的老师的分析,说内容分别《经》与《易》两大部分,前者主讲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而后者则是包含卦辞与爻辞的解析的七种文辞,共十篇,所以又单独有个称呼——《十翼》。
除开《易经》,还有被誉为“内圣外王”、“万经之王”的《老子五千文》,他也略有所闻。之外还有学习书法必然少不了临摹的《黄帝阴符经》、《通玄真经》、《参同契》等等,也曾经大致看过一点内容。
这些多多少少都曾接触过。然而还有绝大部分,或许别人知道,但是他确实是今日才有幸得知——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三皇五帝之书,八卦九州之志……
甚至还有落款伏羲氏的先天易、神农氏的连山易、轩辕氏归藏易……
数不胜数的典藏要熟读、要背记、要领会、要掌握……或许,这就是狗子所说的考三清墟的特例?
难怪不大有谁主动选择走这条路。
……
浏览完这些自行出现的典藏的书目,他猜想——或许这些成堆的白骨,便是那些学完所学却不知足而不愿意离去的?是惩罚?
后背猛地升起凉意,不禁连打了两个寒颤。
“我学完能考三清墟的知识就走。”
林苏青开口对着正对面的门洞说道,像是说给自己的,又像是说给自己所猜测的那个看不见的“危险”的。
说完他便坐下来,伸手正要去取下放在最表层的那本书时,却突然有一摞石头自行飞来,堆垒在他面前。
“是让我先看这些?”林苏青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谁问道。
没有回答,但是,他照做了。
石头上记载的文字并不多,一摞很快便看完了,不,是掌握完了。
石昆仑山的典藏楼果然神奇,他自问比较擅长理解文字,却没想到今下有如此聪颖绝伦的参悟力!
几乎是在刚看懂意思就领会了涵义,并感觉已经将其融会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