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帝辛第十四年。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被后世尊称为伯邑考的西伯侯嫡长子姬考,于帝辛十四年入朝歌为质子,替其父侯赎罪。
临别之时西伯侯姬昌甚至没有亲自出面送别这个嫡长子,他的几位兄弟之中也只有二弟姬发和三弟姬鲜前来送别。
长路漫漫何其辽远,这一去朝歌,伯邑考便再没有回过西岐故土。
小雍大人与辜貂寺在西岐遇袭一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歌城。如同西岐百姓对朝歌使臣的复杂观感一样,朝歌城的的百姓看着跨越万水千山来到朝歌城的伯邑考,心中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这一次辜季与雍檀在西岐遇袭,有“紫衣魔头”之称的辜貂寺是百姓提之可以止小儿夜啼的可怖人物,避之唯恐不及,不谈为他操心了。但是小雍大人可是朝歌城甚至整个大商的骄傲,这些西域蛮子居然敢伤了小雍大人。许多倾慕雍檀的女子甚至做好准备,要去朝歌城大道两侧围堵那姬考。
在这样巨大的舆论与政治压力之下,姬考远离故乡来到朝歌,随身带着的只有几个贴身的仆役、一张古琴和他珍藏的几车典籍。
朝廷并没有掩盖姬考前来的消息,甚至伏渊阁在子受的授意之下,将他到来的日期暗中在民间散步,因此几乎无人不知公子姬考将在清明时节之前来到朝歌。
清明时节雨纷纷,就在一个微雨朦胧的初春,公子考一行来到了朝歌城。
朝歌城今日万民夹道,不是欢迎,而是冷眼注视着这一行人马。
仆役们在诸多百姓的目光注视之下战战兢兢地前行着,唯恐一步行差踏错就要被朝歌城的百姓围攻。就算是生平第一次来到这座天下第一大城,他们也没了四处观望的兴趣,只敢如履薄冰地盯着脚下的路慢慢走着。
不同于胆战心惊的下人们,姬考则显得淡然许多。马车的帘子为了取光而被高高挂起,露出坐在车中的一张清秀而文弱的脸庞,姬考此时正手捧着一卷竹简细细读着,全然没在意车架到了何处,也没在意周边已然围了密密麻麻的百姓。
大商的传统是好武,不过这些年在子受的大力推行之下,民众们已经开始慢慢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也有些子民闲暇时开始买书来读。又有写得一手锦绣文章的小雍大人作为榜样,大商文风一时兴盛。
百姓们原来以为这西方前来的蛮子定是个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家伙,没曾想姬考居然是个文弱而清秀的书生,甚至那张脸还有些睹之可亲。许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