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 七十二、仓廪实而知礼节

七十二、仓廪实而知礼节(1 / 1)

看来,分配领域的变革肯定是要搞,而且要尽快搞。

在农业领域,今年还只是苗头问题,只有元汲管理的农田产量低,损失了两千多斤麦子。明年若更多的人开始磨洋工,可能造成数万斤的损失——在农业发展的头几年,我可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

同样,工业生产领域,肯定也有偷懒怠工行为造成的减产,只是不像农业这么明显……其实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元城内的每一类工坊都有数家到数十家不等,效率有的高有的低,产量从来都是参差不齐,这里面既有管理的问题,也有积极性的问题。

不过,立马改成私有就好吗?分田分地真忙?

别说,这个念头还真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仅仅是一闪而已,后世的教育和习惯令我脑中始终有这样的解决方案……当然,很快我便能想通,在如今的尼国无法实施。

目前,农业和各类早期工业都十分粗糙,社会分工极其不明显,全靠着我“逆天”的见识才将这些强行搭建起来,而没了集体的优势,以这个时代原始人们的见识,不把各种事情搞砸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扩大生产、创新研究。举个例子,若这时候将农田“包产到户”,每户人就得独自承担全部农耕事务——包括开垦新田!这显然不是一家一户或者几家几户的联合能够完成的事情,必须举全郡、全国(侯国)之力方能快速开拓。

各类工坊也是一样,先不提工厂这类东西在公司制、股份制尚无雏形的时代如何私有化,便是成功私有了,产量提上去了,没有货币市场,商品市场如何有效流通?我现在可没铜造钱!好多领域都还用着石头呢,海宁前一阵子还跟我来信叫苦,希望截留更多的铜造船钉,生产更大更结实的船——被我否决了,只造了5艘样板船。

没办法,各类工具都缺,斧子、凿子、刨子、犁头、锄头、镰刀、铲子……生产工具的缺铜导致我们的军队现在居然还在用石矛和石索!要不是北方实现了和平,我还真不敢如此行险——北面波尔多盟和大圣山盟的人可是见过藤甲的,还分别吃过大亏。万一他们军中有聪明人琢磨明白原理,也造出来类似的甲,我们手中的石头兵器便会立即失效!

但我不能先改良军队,士兵的装备同样来源于生产,只有基础生产能力提高了,士兵的武器装备才更有保证,穷兵黩武的思想要不得——这事儿我已经否决严青眼和严钢他们三次了!

因此,在物质总体匮乏的年代,只能通过抱团取暖式的共同劳动进行生产,但会造成怠工;而私有化虽然能提高效率和热情,但却没有形成小作坊和小农生产的物质基础,且无法有力扩大规模。

拧在一起了……

我苦苦思索了数日,直到再次翻阅伯托呈上来的秋收报告,一大段文字映入眼帘——

元木头,30亩,产量4900斤

元守二,32亩,产量4860斤

……

伯托的工作做得很细致,闲极无聊的我饶有兴趣地比对着各个农业生产小组的收获,看着自上而下跳动的数字,我心里电光火石一闪——

对不起祖国和人民啊!

我怎么又犯傻了啊!

课本上不都写了嘛!

作为90后,50—70年代的事情我没亲身经历,但家中老人时常提起,课本上和学习教育材料上也写得明明白白——那个年代的生产、分配方式就那么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面前。

同样是匮乏的时代,同样是有一定历史局限性的生产方式,但令祖国迅速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兴建起无数大型工程——乡村水坝、水电站、水渠等大型设施野蛮生长,更创造了无数诸如“两弹一星”的奇迹,为国家从此走上富强的道路奠定了一定基础。

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生活有保障。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都是历代改革者通过无数实践得来的先进经验,随便摘出来一些都是名言金句,指导这个原始的时代绰绰有余!

没必要一步到位,先撬开一个口子,把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一下,以后再慢慢改——反正这个时代人还是很淳朴滴!

两日后,此次农耕的“工资”分配方案新鲜出炉:

各个农业生产小组——大概每组10—12人,分为修渠、灌溉、除草、捉虫、赶鸟等不同工种,其中赶鸟者由于工作最辛苦,一般作为生产小组的组长,统一检查本组负责的田亩——按照田地收获总量计算“工分”,每100斤计1分,不足100斤的部分不计分。

发放工资时,此前每个人分同样多物资的平均分配方案被废除,每个人只领到能够满足3人最基本生活保障的食物和3件衣服,其余的部分按照工分多少来分配。

这样一来,排名靠前的小组成员能够多领到一些东西——陶器、玉器、工具,以及更多的食物和衣物等。不过,除元汲所在的小组外,其他小组由于收获差别不大,最高的比倒数第二多了不到两成,因此分到的东西也相差无几。

除了元汲所在的小组,受其连累,大家拿到的东西少了一半,其他人毫不犹豫地把元汲那一份分了个精光,连“基本工资”都分光了,仍比倒数第二少了三成,只得边骂元汲边回家了。

而元汲由于颗粒无收,为防止他全家饿死,我令他服苦役的部门——不出意外地被分到了“运屎队”——先借给他一部分食物、衣物,满足基本需求,然后从他的苦役工资里扣除。

除农业部门外,所有工坊全部制定条例,按照产量采取“工分制”——产量多、残次品少、节省原料的工坊将赢得更多工分,从而获得超量的奖励,而后进者则收获也少。跟农业一样,每个行业都保留了“基本生活保障”,工分只决定超量物资的分配——类似后世的“绩效”。

其实,我发现“绩效”比“基本工资”多不了多少——目前的生产能力还是太低,生产的相当一部分物资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这也是前世这个制度最终走向改变的原因——平均主义问题。还有个词形容这个现象:大锅饭。

“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是近义词,但并不相同。平均主义是绝对的贬义词,但大锅饭并不是。因为,大锅饭只表示“大家吃得穿得一样”,并不表示所有东西都是平均分配的,只不过,在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绝大多数产品仅能提供温饱,能够通过“多劳多得”的超量部分极其有限,使得辛勤劳作的人们所得比懒汉多不了太多,久而久之,怠工现象不断蔓延,使本就不高的生产力进一步降低,最终走向恶性循环——也是没办法,若完全按劳分配,倒是能激发积极性,但必定有家庭连温饱都满足不了,最终全家饿死冻死,这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大锅饭”的意思是“确保基本衣食的前提下的按劳分配”,有点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后再进行按劳分配。只不过,由于早期那个时代按劳分配部分产品太少,使其几乎等同于“平均分配”,成了“平均主义”的代名词。

最终,通过缓慢的变革,在提高总体生产力、扩大非必要保障的增量产品的基础上,逐步消除平均主义,依靠按劳分配激发生产积极性,才令国家爆发出了惊人的40年成就。

新制度甫一推行,便受到了各个行业的追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甚至加班这种行为都出现了!虽然多劳动获得的不多,但从未尝过“平均”以外的淳朴人们仍被这套“竞技”体系深深吸引和打动,从而爆发出极高的工作热情。在众人拾柴下,火焰高高燃烧,进一步照亮了匮乏的时代,令整个尼国的储备迅速增多,令人们在吃饱穿暖、基本生活充分保障之余获得了更多的产品,从而以持续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我带来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制度设计为尼国国民带来的富足生活,无愧于后世贤者们的辛勤探索和毕生付出,也无愧于全体尼国国民期望的美好生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淳朴的尼安德特时代,在早期的“效率优先”理念的加持下,尼国的朝气蓬勃而出,开始向着南北两个方向迸发出强大的扩张力。

第八章《邑有流亡愧俸钱》完。

最新小说: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皇叔 我在大唐是传奇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天空中一朵云 这个暴君,我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