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背着手,在兴庆殿中转来转去。
杨玉环脸色惊怖,坐在一隅。
“不知情形如何了”李隆基心中暗想,就在这时,听得外边传来响动,紧接着,便有侍卫在殿外道:“寿安公主求见。”
“让寿安进来。”李隆基略一沉吟后道。
寿安穿着一身紧身衣裳,眉目英挺,腰间还别着短剑,出现在大殿门口。见她这模样,李隆基面色微沉:“你这是胡闹什么?”
“女儿听说京中乱起,特来护卫阿耶。”寿安拍了拍腰间的剑柄:“阿耶放心,有女儿在此,定不让贼人到这里来”
听得她这番话,李隆基既是好气又是好笑:“若是乱贼冲入兴庆宫中,你在这里又有何用你一姑娘家,也不害怕”
“当初父皇平乱都不怕,女儿如今也不怕”寿安道。
李隆基精神一振,思绪不禁就飘开来,想到当初自己发动两次政变的事情。对往事的回忆,让他又找回了一些青年时的感觉,他笑着道:“取朕剑来
一个小太监捧来宝剑,李隆基抓住剑,心里突然平稳下来,也不在兴庆殿中乱转了。他将锦凳移到杨玉环身侧,笑着道:“寿安提剑护卫朕,朕便提剑护卫爱妃”
“圣人”杨玉环勉强笑了笑道:“臣妾唯有仰赖圣人护佑了。”
李隆基从她眼神中还是看到了惊惧,伸手拍了拍她的肩。抬头看着寿安当真挺剑卫立在大殿门前,不由得一笑:“寿安倒是颇类朕当年,胆子大,性子野,什么都不怕”
说到这,他又有些伤感:“京中大乱,朕数十子女,提剑来卫者,竟然唯有寿安”
“圣人勿恼,其余王子、贵女,不象寿安,向来随侍圣人,此时他们还不知情,若是知情,必来护卫。”杨玉环勉强道。
李隆基说的是寿安,实际上也有指叶畅之意。京中官吏何其多也,可是危难之时能够洞察奸佞者,却是叶畅这个渐渐受他猜忌之人。
杨玉环也知道这一点,她心中也很焦急,在闻讯之后,她立刻遣人去给杨钊送信,令杨钊速来此护驾,但是听声看烟,外边乱得不轻,只怕杨钊一时半会还得不到消息。
可就算得不到消息,身为重臣,看到京中乱起,第一件事情,也应该是来寻天子啊
就在杨玉环胡思乱想之际,听得外边陈玄礼的声音响起:“圣人,陈希烈、元公路前来护卫圣驾”
“陈希烈来了?”李隆基一喜:“好,好,令他召集百官议事还有元卿,让他佐陈卿行事。”
站在外头的陈希烈正打着哆嗦,他这个摆设宰相,占了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便宜,王安排人手隔绝中外时,没有派人拦他,所以他才能够及时赶过来。他并无多少胆气,来这里与其说是护卫,倒不如说是寻找李隆基侍卫的保护。听得大殿里李隆基的声音,他算是定了定神,然后大声应了声“遵旨”。
元公路则是暗暗忍笑,他得了叶畅通知,故此能这么快赶到,这可是拍马屁表忠心的大好机会,早来的人与晚来的人,在皇帝心中留下的印象可是不一样的
又过了片刻,各方臣僚纷纷赶来,连太子李亨与十王宅百孙院里的王子王孙都有得讯赶来。这让李隆基心情大定,再也没有紧张,笑着对杨玉环道:“朕料想逆贼无能为也,竟然不能隔绝朕与臣僚,证明逆贼人手不足,从乱者数量不多,想来用不了多久,便有好消息了。”
他想了想,又拍了拍杨玉环的脸:“爱妃且在此稍候,待朕去见过群臣。
寿安按剑跟在他身后出来,李隆基再看看那些皇子皇孙们,正欲摇头,却见其中一人,也是按剑跟了上来。
建宁郡王李侦。
这是李隆基皇孙,乃是太子李亨之子,素来英武。看他这模样,李隆基笑着点头,自己子孙当中,终究是有英武之人。
有寿安、李侦作榜样,其余年长诸子、孙,也纷纷欲跟上,李隆基令他们呆着,只要寿安、李侦还有永王李相随。他到了殿外,便见殿前院子里,站着文武数十人。群臣见着他的身影,都齐呼万岁,一个个喜形颜色。
“杨钊来了没有?”李隆基目光在众人当中扫了一遍后问道。
“臣在此,臣在此”
回应的声音不在群臣中,而是在门口,紧接着,便看到杨钊一手持剑,一手捻着自己的官袍袍角,匆匆跑了过来。众臣原本是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他的,毕竟他身为圣人亲信,竟然来得这么迟,但当众人发觉他身上有血迹,而手中剑上也有血痕时,不禁神情一变。
李隆基也注意到这一点:“卿这是怎么回事?”
“逆贼包围臣宅,臣杀破重围之后急着来护卫圣人,故此未曾收拾,还请圣人恕罪。”杨钊上下打量着李隆基,看到李隆基无恙,这才长出了口气,翻身跪倒,几乎是带着哭腔道:“臣来晚了,令圣人受了惊吓,臣有罪”
“与你何于,卿乃文臣,能杀逆贼,已是了不起了。”李隆基和声抚慰道
群臣听了一个个都暗自着恼,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自己跑来的时候,也应该在身上沾染些血迹,然后再杀几只鸡狗,这样跑来表忠心才能有双倍效果
“臣已经问过,逆贼乃是王,臣请圣人下旨,许臣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一起,率侍卫擒拿王”杨钊又道。
“不必了,料想现在王已经成擒了。”李隆基道。
陈玄礼无声无息地叹了口气,杨钊虽然精明,可论及讨李隆基欢心,他与叶畅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啊。
带着龙武军侍卫去擒王,看起来是很忠心,可这不就意味着要减少兴庆宫的防卫力量么?叶畅方才说去擒王,可是只带了自己的亲随护卫,李隆基要陈玄礼拨兵给他,他都拒绝了
“原来陛下明鉴千里,早有安排”杨钊垂着眼,掩饰着脸上的惊讶之色,赞叹道:“王逆贼,悖天作乱,乃是自取灭亡”
“王啊王”李隆基叹了口气。
在今日之前,李隆基一直认为,王应当是朝臣中既忠心又能于者之一,否则,也不会把他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他也知道,王与杨钊近乎势不两立,与叶畅也是反目成仇,在某种程度上,他纵容甚至推动这三位重臣之间关系的恶化,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王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他的权谋。
“不知圣人遣了何人去擒王?”
杨钊目光在众人当中扫了一遍,他并没有遇到杨玉环派出的使者,故此对一些情况还不清楚,只是见人群中没有叶畅,便小心地问道。
“叶畅。”李隆基缓缓回答。
朝中的大将不少,有边疆经验的也有几位,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叶畅
杨钊听得这个名字,几乎要顿足。他猛然想起,在春明门上,叶畅与王的争执,当时叶畅攻击王怀有逆心,他还临时附和,当时觉得这只是叶畅昏了头之举,现在看来,那种举动,可不是有先见之明么?
正琢磨间,听得外头侍卫来禀:“高将军与叶中丞擒获王,已经到了兴庆宫之前了”
听得王被擒,李隆基顿时觉得压在心头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没有了,他笑着看群臣:“如何,朕就说了,用不了多久时间”
说完之后,他又有些好奇:“叶卿与高力士怎么会在一起陈希烈,杨钊,还有元公路,你三人替朕出去相迎”
群臣听得这里,顿时目光集中在元公路身上,一个个眼中的嫉妒,几乎都可以变成刀子。
此时能代表李隆基前去迎接的,毫无疑问,都是李隆基倚仗的重臣。陈希烈是宰相,杨钊乃户部尚书、很快也会提宰相,而元公路才不过是一个御史中丞的闲官
想到御史大夫王必然要完蛋,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元公路将要接替这个位置。
他们三人就在群臣注目之下出了兴庆宫,直到宫外,看到高力士与叶畅并肩而来,两人谈笑风生,非常亲热。见此情形,杨钊的心咯登一动,暗暗又是咒骂了几声。
王完了,陈希烈再无与自己相争的助臂,而且他与王走得太近,此次能不能脱身还很难说。那么,杨钊面前的最后大敌,就只有叶畅。故此,杨钊非常担忧叶畅和高力士勾结在一起,毕竟高力士虽然不太显露锋芒,却是当年李林甫都对付不了的角色。
“高翁,叶公,二位辛苦,二位辛苦了,圣人令某等出来相迎”
杨钊正在盘算着高力士怎么和叶畅凑到一快儿,那边陈希烈已经满脸陪笑迎了上去,神情极为亲热,称赞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仿佛不要口水一般。
谁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随着王的完蛋,陈希烈的位置再度岌岌可危,这种情形之下,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自救。
叶畅与高力士对望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怎敢有劳陈公”高力士道:“千古逆贼王在此”
陈希烈看都不看面色灰败的王一眼,这个时候,能与王保持多远的距离,就要保持多远。他又是一番奉承话语,直到杨钊听不过了,催促道:“圣人还在等着,陈公有什么话,待今日事了之后再说吧”
陈希烈讪讪一笑,不过他面皮厚,连连点头道:“是,是,我险些将这正事忘了,还好有杨公唉,人老了就是不行,今后政务,还请杨公多多担待,让老朽能偷偷闲。”
他这话一说,杨钊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明白他的意思了。
陈希烈认输了,他又要象李林甫在位时一般,当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牌位宰相,只求着杨钊不要对付他。
杨钊心中念头急转,若真能如此,倒也不错。朝廷不可能让一人独相的情形持续太久,下了陈希烈,还会换一个人上来,新换上来的人,可未必有陈希烈这么老实识相
“哈哈,哈哈哈哈”
冷眼旁观看着这一幕的王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将他嘴堵住,莫让他胡说八道,若是污言秽语惊扰了圣人,谁都担待不起”陈希烈听得王大笑,眉头一皱,向着宫中卫士吩咐道。
他打出李隆基的旗号,谁也不敢怠慢。王也不挣扎,只是一昧冷笑,用寒冷的目光盯着他,饶是陈希烈脸皮厚心肠黑,也给瞪得寒毛直竖。
引着叶畅、高力士,众人一起踏入了兴庆宫的大门。
“二位请先。”到到兴庆殿前时,陈希烈向旁一让,他让了,杨钊也只有让开,元公路更是跟在叶畅身后亦步亦趋。
“这”叶畅有些犹豫,让宰相、尚书给自己让路,看起来荣光,但是却有些太招摇了吧。
“叶公直管走,今日平逆戡乱第一功,若这些风光都没有,岂能显露当今圣天子之英明”高力士拉着叶畅道。
他也让了叶畅半个肩膀,这不仅仅是谦逊,更是向叶畅表达他的感激。
杨钊看到这一慕,眉头再次一拧,然后迅速展开,换为笑颜。
这二人究竟是怎么凑到一起去的?
他却不知,叶畅在出兴庆宫之后,立刻又派人去高力士府通知高力士来与他会合。叶畅很清楚,他一个人独占擒获王平定叛乱的功劳,除了给自己招来嫉妒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倒不如用这个功劳,换取一些实际上的支持。
比如说,高力士的支持。
高力士虽是李隆基最宠信的太监,可他在宫外却有自己的府邸,叶畅在兴庆宫没有看到他,便知道他今日肯定回府去了。没有赶上平乱之事,对高力士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来说,会是一个沉重打击,这也是高力士所不能容忍的。而将平乱的功劳分高力士一半,便能得到这位权宦的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不仅修补了双方因为李林甫而疏远的关系,更可以达成某种默契。
要对付杨钊,这高力士,还能有大用处
带着这个念头,叶畅终于不再推辞,迈步走入了兴庆殿前的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