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宪来说,山东南线和东线的扩张潜力都不大,否则就会引起和金国和宋国的全面战争,这并不是陈宪想要看到的。
北线扩张和海岸线扩张,则是困难重重。
目前陈宪的海岸线计划还只局限在莱州湾和渤海湾的南部,在北线大军的陆上接应之下,才能顺利执行,继续向北,脱离了北线大军的辐射范围,就会遭到木华黎和河北军阀的拼死打击。
北线的推进也一样,目前还在山东境内,还没有触及河北军阀的根本利益,随着战线的向北推进,河北军阀为了生存,也必将拼死反抗,木华黎也必将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这个方向的扩张带来的很可能不是盈利,而是亏本。
……
目前陈宪除了向山东四周和辽东半岛纵深扩张之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登陆辽河平原。
辽河平原虽然广阔,但一来,目前,占据辽河平原的耶律留哥,是陈宪目前最大的马匹供应商,一旦他进入辽河平原,和耶律留哥撕破脸,一方面他将失去稳定的马匹供应。
而且,面蒙古人也势必不会任由他占据这片地盘,到时候,蒙古人,耶律留哥,完颜平涛必定联合起来对抗他,等待他的也将是连场大战。
更重要的问题是,辽河平原虽然是一块宝藏,但这块宝藏和辽东半岛一样,目前还只是矿山状态,他就算得到这块地盘,也无法立即获利,需要长时间的开发,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才能开启这个宝藏,这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陈宪目前需要的是战争红利,需要以战养战,需要一块物资丰富的熟地去掠夺!
最终,陈宪将目光移向了东方,高丽半岛!
这个时期的高丽半岛虽时有动乱,但大体承平,整个半岛上大约有着五六百万的人口,近两千万亩的耕地!
如果按照陈宪目前的掠夺政策,将整个半岛吞并,最终至少能控制四百万以上的人口,近两千万亩的耕地,以及大量的财富和存粮。
原本让陈宪感到顾虑的是,侵略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时,可能会遭到当地百姓自发的拼死抵抗,但最近一年来,对高丽西北边境的渗透让陈宪打消了这个顾虑。
在这个时代,并非没有民族和国家意识,但这样的意识大多只存在于上层人的思想中,对于朝鲜目不识丁的贱民和奴婢来说,国家只是压迫他们的工具,民族意识也极为淡薄。
在这个时代,要占领和统治一块地方,远比未来要容易的多,你只要能清洗掉拥有国家民族意识的上层建筑,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很容易被消化。
要想彻底占领高丽半岛,将这座半岛变成他的战争红利,他只需要像他在山东一贯做的那样,清洗掉这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即可。
这种事情,他既然在山东做得,对汉人和女真地主做得,那对高丽的文武贵族也就没什么做不得的。
时至今日,陈宪对于这种能够带来极大利益的清洗已经没有太多的心理抗拒了。
下定决心,陈宪再一次启动了他的战争机器。
很快,战舰和山东地方的商船,满载战士,云集苏州港。
陈宪亲自坐镇苏州,命人从速婆路,高丽的麟州和龙州等地,挑选接受过思想改造教育,懂得简单汉语的高丽人,送来苏州进行短期培训。
经过三个多月的准备,战舰加租借的商船,一共三百多艘大小船只,运载着七八万战士和建筑工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苏州港口,沿着辽东半岛东部海岸线,向着高丽方向驶去。
这支舰队在进入高丽境内之后,又分成几支,分别扑向高丽西北方向的几处海港。
随船的步兵迅速占领了数座几乎不设防的海港,这些海港都是当地的商港和鱼港,有着不少的人口。
占领港口的士兵按照计划,在情报人员的带领下,迅速清除了港口的两班贵族和依附于他们的商人,没收了他们的宅邸,店铺,货栈,商船。
之后,在随船的高丽人的配合下,士兵们开始半强迫,半雇佣的征调当地平民和奴隶,在随船建筑工人的指挥和带领下,在港口后方修建简易的堡垒、炮台和步兵防线。
卸下物资的船队,征调了港口的渔民和水手,又很快返航,不久之后,他们又送来了新的物资……
在港口登陆的同时,陆地上,陈宪的大军也从已经被渗透的龙州地区向着高丽内地推进。
虽然高丽并不存在强大的敌人,但为了防止高丽人的反扑和破坏,在广大乡村地区,陈宪依然采取了集中人口,修建简单城堡城的策略。
在高丽地区,陈宪推行了比在山东更加残酷的清洗政策,为了将高丽本地民族的抵抗意识降到最低,陈宪对高丽的两班贵族推行了彻底清洗的政策,只留下底层民众。
而这些底层民众如果想获得国民待遇,就必须学习或者让子女学习陈宪给出的教材,并获得基础文凭。
只有获得基础文凭,当地人才能获得参军,当兵,担任公职的权利,获得选举权利。
对于底层民众,陈宪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在他看来,这些不识字的底层民众,无论是汉人,还是高丽人,都是一张白纸,都大有可为,一但完成思想改造,就能变成他的潜力。
这一次,面对全面的入侵,崔献忠再也顾不上心疼他的私人部队,他集合数万都房部队,向着入侵者最靠南的据点,位于大同江岸的一座港口扑去。
崔献忠的私兵战斗力确实远比高丽国军强悍的多。
高丽军队以步卒为主,骑兵为辅,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高丽步弓手,这些步弓手不但射术精准,而且使用大多是八斗以上的硬弓。
高丽军队作战时,喜欢用长牌和长枪手掩护步弓手,接近敌人进行攒射。
可惜这样的战术,在燧发枪面前,并没有什么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