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执行任务的进度顺利,周秉昆得到了空间签到的奖励积分,并换成了营养软骨类药物。
这些药物都用当下的普通药物纸袋装好,他返身骑车回来郑家。
“婶儿,这是我从朋友那儿找来的,对您的腿脚有好处,您先吃着。”周秉昆把几个大纸袋子拿出来,并叮嘱这些药都是私下里找到的,不能让外人知道。
郑秀被腿脚不便困扰,现在得到这些药物,当然是高兴万分。
“秉昆,这,你这花了多少钱啊?”她难为情地问。
“婶儿,我不是说了嘛,这是从朋友那里找来的,可别说出去。”周秉昆再次提示后。
郑光明在一旁也表达感激:“谢谢秉昆哥!”
“光明,你也照顾好自己。”周秉昆拍拍他的肩膀。
坐了一会儿,他起身告辞。
郑娟送他出来,两人忍不住再抱着亲吻。
再舍不得离别,但为了将来的幸福,二人也只有暂且忍下。
相互做了祝福与嘱咐,周秉昆和她挥手道别,返回了家中。
李素华让周蓉,帮着整理了周秉昆的行李。
一条棉被、一个脸盆,外加洗漱用具。
周秉昆道谢后,和母亲、姐姐坐着聊聊天。
对于母亲,他自然是舍不得的,可还是要坚持去插队。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要把姐姐周蓉留下来。
另外,也有现在的周秉昆,要为在原剧遭遇的许多误解,甚至歧视,做出自身的改变与奋斗,为自己重新正名!
孝顺,这是周家三兄妹从不会忽视的问题。
原剧中的周秉昆,付出了很多心血对待家人。
包括他把成为植物人的母亲,通过长期地,和妻子郑娟一起对她的精心照料,使得她重新恢复健康。
可这些,却并不被父亲周志刚完全接受。
因为周志刚自己文化水平低,就总认为考上了北大的大儿子周秉义、女儿周蓉,才更是周家的光彩。
虽说后来周秉昆通过自身努力,在事业上略有小成,以及与父亲关系的调节,获得了包括周志刚在内的所有家人的认可,但总还是经历了多年的心理伤害。
所以,现在的他,当然要走出与原剧不同的人生路。
“姐,我感谢你!”说着,周秉昆站起身来,红着眼圈给周蓉鞠了个躬。
“秉昆,你这是干啥?”周蓉连忙说。
“对父母的孝顺有两种。一种是养口体,就是陪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吃饱穿暖。”周秉昆动情地说着,“一种是养心智。二女获得事业的成功,光耀门庭,让父母的精神更加愉悦。这两种,都很重要。”
李素华没什么文化,连字都不识,对于小儿子现在说的话,听得模模糊糊。
周蓉能够听懂,对弟弟竖个大拇指:“秉昆,你现在真的是进步多了!”
周秉昆说的话,是原剧中周蓉想要留在吉春,只想留在京城的冯化成,当众说出来的这些话。
养心智?事业牛叉了,就可以不顾父母吗?
明明是不愿意留在吉春,那个诗人却随口就找来借口,让周志刚听得既是无奈,又不得不顺从。
也因为这样的话,几乎使得周秉昆为家庭付出的努力,化为了泡影——分工不同嘛。养口体就得低头当老黄牛;养心智的就去外面风光。
可见,老实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无原则的,窝囊的老实!
现在的周秉昆,要重新演绎这些话。
“我跟哥暂时不在吉春,姐你照顾妈就多辛苦一些。”周秉昆诚恳地说。
“秉昆,一家人不说这样的话。”周蓉的心情很复杂,主要是还想跑出去,却不能够了。
“姐,你真是咱妈的好闺女,我的好姐姐,好榜样!”周秉昆趁热打铁,“有你在家照顾妈,我和哥在外面都放心!咱爸知道了,肯定也高兴得不得了呢!”
姐弟俩说得开心,李素华看着高兴,也更舍不得小儿子外出。
可这已经不能更改,她只得拉着周秉昆的手,不舍得再放开。
可说得再多,也不过是离别前相互嘱咐的话。
周蓉看看闹钟:“秉昆,你明天还要早起,早点睡吧。”
答应一声,周秉昆想起来说:“姐,你把你的初中课本都给我,我带到兵团农场去!”
“你拿那些课本干什么?”周蓉觉得诧异,“就是解闷儿看着玩儿,你也不过是初一的底子,其它年级的也看不懂啊。”
“你给我带上就是了。”周秉昆自信地说,“明年的暑假前,我就回来报名参加中考!”
“嗐,即便拿到那个毕业证,也不过是初中的。”周蓉不在意地说。
“初中就已经算是知识分子了,我还要继续自学高中的呢!”周秉昆继续说。
这回,周蓉更加惊讶了:“秉昆,你真的要这样吗?你学习底子薄,真要这样的话,你付出肯定很多——不仅需要信心,还要毅力,还要,”
她犹豫一下,还是说出了实话:“还要加上聪明的。你,你连初一都没上完。”
“我已非昨日吴下阿蒙。”周秉昆自信地笑了。
周蓉再给弟弟点个赞,忙着找来初中的几样课本,包好后塞进了被子卷里面。
“可得收好,别知识没学会,课本弄丢了。”她取笑着说。
周秉昆不再多说,起身要去洗漱。
“秉昆,我明儿去送你。”李素华忍不住说。
连忙冲她使个眼色,周秉昆安慰着说:“妈,您现在活动还不方便。去火车站,我可以推着车子带您;可回来的时候,我姐就费劲了。”
李素华神情显得很着急,周秉昆再赶紧安慰:“妈,我跟我哥,只要有时间就回来看您。”
“你爸说是要三年才能回来。”李素华掰着手指头计算,“你们哥俩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建筑工人周志刚,去重庆参加大西南的建设,因为属于保密、紧急的工作,所以不能经常回家探亲。
“妈,家里有我姐,还有郑娟呢。”周秉昆劝说着,“您就踏下心,我们都会好好干,好好生活。”
点点头,李素华擦了擦眼角,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手绢包:“拿着,没多少钱,但总是要穷家富路不是?”
“妈,您留着吧,我去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场,也都有补助。”周秉昆拒绝着说,“再说,我自己也有点零花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