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其他类型 > 城市交通设计 > 4.3.2 道路层次等级

4.3.2 道路层次等级(1 / 1)

将道路划分成等级并保持合理层级结构的目的是满足用户利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出行、不同出行距离和出行量的需求及对道路空间的有效使用。制定道路等级的基本出发点如图4-3(a)所示。圆点表示出行出发地和目的地;圆的大小表示其出行量的大小;上方的线段表示的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期望线;粗细表示出行需求量。因为不可能在每个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建设一条道路,出行只能通过一个道路网络来实现。图4-3(b)表示一个道路交通网络。需要注意的是,交通需求量大的由高等级道路直接相连,需求量小的连接则不那么直接相连,通过次干路。为说明起见,图4-3表示了城乡道路网络,其原理也适用于城市道路网络层次设计。

图4-3道路层次等级的规划设计过程

道路等级设计的一个关键就是要使机动车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出行不要打扰路途中居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到目的地,无论是建筑物或其他场所,通达的交通要与过境的机动车交通分开来,减少它们之间的冲突。广义地讲,城市道路、路线的设计是把相互冲突的功能尽可能地分配到不同的道路上,以减少道路功能的冲突,使道路的使用安全并有效率。

因此,需要明确每条道路承担的功能并应用相应的设计标准,以便更好地实现其需要承担的功能,并能减少对其功能不匹配的使用。例如,商务区的道路可以通过减小道路宽度、设置路边停车、较多的行人穿越设施等使希望高速过境的交通另寻他路。

道路交通设计中使用的手段包括:道路、车道宽度,横向、纵向布局,人行道、自行车道的使用,停车的设计和使用,标志、标识、标线、照明、街道家具、限速、限行等交通管理措施,以及路面材料和道路街道景观的布设。

道路层次等级划分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基础(见图4-4),同时道路交通设计能够增强或减弱道路等级的效果。

简而言之,道路层次等级是对道路承担的功能和对它的使用要求的一种体现。它是为了使道路网有效运行和取得更好的城市环境,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相应政策的交通管理、维修、安全、公交、货运策略的手段。

图4-4道路层次等级的规划设计——一般形式

在早期考林·布坎南1963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城市交通》报告中,对道路等级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明确提出道路的两个基本功能。他指出,简单地说,道路只有两种,一是为通行服务的路,即强调通过性。二是为“达”服务的路,即强调可达性。这两种功能相互制约、不能调和。这种思路对以后几十年城市和城市道路发展建设的模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道路功能与等级关系如图4-5所示。

图4-5道路功能与等级关系示意图

我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将城市道路按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等级。并做了以下说明。

(1)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2)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3)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对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提出了如表4-1所示的指标。

对道路层次等级的划分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有些还包含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在英国的《城市交通环境》(T

a

spo

ti

theU

ba

E

vi

o

me

t)一书和《道路桥梁设计手册》第五卷、第二部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一章中对各等级道路的设计要点做了很好的总结。

城市道路的交通设计也受到很多限制,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道路既能满足通行的需要,还能符合当地的条件。

通过行和达对道路进行等级划分,设计的概念实际上是对道路、建筑和城市结构之间关系的界定,因而对城市结构的发展影响重大。尽管布坎南建议当设计为通行服务的道路时,要考虑对城市环境进行分类以减少通行道路对它们的影响,并予以保护。但他还是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批评,认为按照其传统的道路等级进行设计的道路系统使得现代城市的道路系统缺乏人性,成了城市空间的主宰,并且功能失调。随着新都市主义的出现和当今面向城市街道的城市设计思潮的流行,道路等级的概念似乎对满足当代城市道路设计需求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最新小说: 穿成农女我捡个崽崽来种田 越狱公主 我成了恋爱游戏中的反派 诡婿 偏执上神的小祖宗又撒野了 彼岸军团 为何恋爱游戏的女主不太对劲 娇娇 重生1994:从下岗工人开始 炉中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