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奉系江山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种田的学问

第一百九十八章 种田的学问(1 / 1)

后世东北大米营养丰富,饭香浓郁,闻名天下天下,不过民国的时候,东北老百姓主要种植的还不是大米。东北的主粮是高粱米,相比水稻来说,高粱不那么娇贵,种植起来比较容易,但是高粱产量低,口感差,远远比不上水稻。

张廷兰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一直琢磨着推广水稻,但是要想种植水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就要种植水稻就要有发达的农田水利设施,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种水稻也不是把种子撒到地里头就行了,而是要经过十分繁琐的工序。

东北气温比较低,要想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就要先用温室大棚育秧,每年在四月初左右育秧,二十天左右的时间,稻苗长到了十多厘米以上的高度,此时外面的温度也差不多了,才能够搬到外面插秧。

而且在育秧之前,还要进行浸种,催芽,每一道工序都有温度和时间的要求,要想把这些东西都弄清楚,没有多年的经验根本就不行。张廷兰在穿越到这个时空之前,也是农家出身,在小的时候跟着大人干过几次,后来上学就基本上不沾这些东西了。

就在前段时间,张廷兰勉强靠着记忆,把种植的过程整理出来,在城外的庄园建立了专门的温室,不过很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廉价好用的塑料膜,因此只能用相对昂贵的玻璃,张廷兰当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侍弄,又雇了十几个老农,让他们帮忙照看。

这时候已经差不多开始整地了,张廷兰终于抽出一点时间,过来侍弄一下这些稻苗。张学良听说之后,也十分有兴趣。又把二弟张学铭和冯庸一起拉了过来看看。

老张和老冯决出了胜负,家里的后辈子弟之间交往反倒没有了障碍,本来冯庸就和张学良关系不错,这时候来往更自然了。另外讲武堂马上开课了,张廷枢,吴凯杰也都跑到了奉天,他们都知道张廷兰能折腾,现在一听说他居然在研究种水稻,这帮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全都凑了过来,想要看看热闹。

这帮奉天的纨绔子弟刚一进入庄园。就被这里的领主给盯上了,流光远远的就冲了过来,经过了几个月精心的喂养,流光体型更加健硕雄壮,奔跑速度也更惊人。几乎如同一道闪电一般,转眼就冲到了张学良等人的近前。

张学良。张廷枢他们都知道这匹马不好惹。因此全都躲得远远地,只有张学铭一看流光漂亮,还傻乎乎的想要摸一摸,流光哪会让他占到便宜啊,顿时张开大嘴就咬。

张学铭急忙缩手,哪知道流光速度更快。猛地把大脑袋一伸,正好撞在张学铭的胸口,顿时张学铭就被撞了一个屁股蹲儿,这时候张廷兰正好出来迎接他们。流光才得意洋洋的跑了。

张学良一把拉起了张学铭,,笑着说道:“老二,快起来吧,那匹马和他的主人一样,早都成精了,才不会把你撞伤呢。”

张学铭这时候也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说道:“真神了,这家伙在撞我的时候收了不少力气,要不然就惨了!”

这几个家伙进来之后,就四处观察,张学良笑着说道:“拙言,还是你懂得享受,这个庄园依山伴水的,光是看着就让人舒服,足有几十亩地吧,你想种花还是种树啊,要不然建个网球场,咱们都能过来玩。”

“想什么呢,我这片地都是上好的肥田,浪费一点都是可耻的。我准备把三分之一都弄成菜地,种点茄子、豆角、辣椒、土豆之类的,后面养些鸡鸭之类的,最后在挖一个大大的水塘养鱼,周围种上果树,以后我们家几十口人什么都不用买了!”

“拙言,你还差那点钱吗?”张学良吃惊的问道。

“俗,真俗!”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吃的不是菜,而是过程,是乐趣,这叫做返璞归真。”

张学良这些人看着一脸陶醉的张廷兰,纷纷摇晃着脑袋,他们实在是理解不了张廷兰的品味,或许等到他们以后看着那些钢筋混凝土腻歪了,才会明白田园生活的可贵。

眼下这个庄园还是基本上是光秃秃的一片,只有几个老农在整地,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他们都来到了那一片温室的前面,温室背阴的一面是一人来高的土墙,向阳的一面,还有顶棚都是玻璃窗。

另外还有一层厚厚的草帘子,晚上铺在玻璃上面,用来保温的,现在这时候已经卷到一旁,让阳光能够更好的照射进来。透着玻璃窗望过去,里面密密匝匝的,全是绿油油的小苗,顿时就引起了这帮家伙的好奇。

“拙言,这就是水稻苗吧。”冯庸笑着说道:“听说水稻都是南方人鼓捣的玩意,咱们东北人还是种高粱比较现实。”

“那是扯淡,咱们脚下的黑土地是最肥沃的耕作土地,种什么长什么,而且已经有人在东三省种水稻了。”

“谁啊?”

“朝鲜人呗,我在辽南剿灭叛军的时候,就发现了大量的朝鲜移民,他们越过鸭绿江,跑到了咱们的地盘上,开垦种地,就在种水稻,而且他们还笑话咱们呢!”

“混蛋!这帮高丽棒子,抢了咱们的地方,还敢笑话咱们,简直不要命了。”张学铭顿时暴跳如雷:“拙言哥,你不是管屯垦么,把他们土地都拿回来,看他们还怎么得瑟。”

朝鲜跑过来的难民的确算是最早在东北种植水稻的一批人,前世的时候张廷兰还清楚记得家里头的老人讲过,他们种植水稻的技术还是向朝鲜人学的,而且还要给那些棒子点好处,简直就是客大欺主!

“放心,等咱们都稳定下来,关内移民也都过来了,咱们就让棒子从哪来回哪去。”

几个人仅仅在外面看看,还是不过瘾,因此都随着张廷兰进入了温室里面。只见温室地面上摆满了一个个木质的长方形格子,这就是所谓的苗床,里面长满了嫩绿的幼苗,看得这些人都十分新奇。

这时候张廷兰叫了来一个老农,让他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这个老农一脸的风霜,沟壑纵横,刚见到这些衣着华贵的公子哥,还有点害怕,不过提到了育秧,他就来了精神,笑着说道:“大体上都是按照张少给的法子再弄,我们先建立起来温室。然后又选了一批最饱满的稻种,先放到清水里面浸种,大约要经过一个礼拜,然后就进行催芽,一天多的时间,种子就钻了出来。”

老农一边说着,这帮人都饶有兴趣的听着:“浸种的水温要凉一些,而催芽的就要高很多,按照张少给我的温度计测量,要到三十度左右,等到种子发芽之后,再不断降低温度,让芽更壮实。然后就要弄苗床了,一定要做到平、直、实三个字,选用的土也很有讲究,要用最肥沃的土,还要混上不少农家肥。张少又帮着买到了一批肥田粉,也都要均匀搅拌进去。”

所谓的肥田粉其实就是化肥,目前中国还没有办法生产,张廷兰是从日本购买一些,紧紧当做试验而已。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后世很多人都对农药化肥很是鄙夷,认为这玩意危害健康,要吃绿色有机的食品。

要是把这些人都扔到了民国,他们就清楚了化肥的重要性,要是没有化肥的大量使用,人们追求的就不是吃得健康,吃得绿色了,而是要填饱肚子。

就拿目前的奉天来说,上好的土地一亩产高粱也不过一百斤左右,如果种上了水稻,或许产量能高一些,但是也就二三百斤,才是后世的六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之下,绝大多数老百姓一辈子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一旦有点灾难,饿死人的事情也是再平常不过了,这个时候的人们绝对会疯狂的拥护化肥,不过健康不健康,先把肚子填饱才是最重要的。

“把土办好之后,均匀的撒在苗床里面,然后压平压实,一定要浇透水。我们还用苇子编了了秧盘,里面装上一层薄土,再把秧盘放在苗床上,把发芽的种子均匀的撒在秧盘上。然后就是控制温度和浇水了,在最开始浇水的时候,还要附上一层草袋,防止水把土给冲走了!”

听着老农一点点的介绍,张学良这帮人脑袋都有点大了,种田果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这才仅仅是育秧的过程,等到秧苗长好之后,还要去插秧,然后一路照看着,直到秋收,才能把粮食弄回家中,这里头究竟要付出多少汗水,恐怕就连农民自己都不清楚。

这个老农介绍差不多了,又对着张廷兰笑着说道:“张少,这些稻苗长得挺不错的,咱们的水田地也弄好了,如果今年真能丰收,我们几个老伙计也想着来年在家里头试试,您看怎么样!”

老农还有点犹豫,毕竟种水稻也是一个技术性十足的劳动,自己这也算是偷师啊。张廷兰却满不在乎的笑道:“不只要在你们家里头弄,还要更大范围推广,水稻亩产至少比高粱多出一半,甚至是一倍,也就是说同样的土地,能养活两倍的人口,这种好事自然要让更多人都学会才行!”(未完待续。。)

PS: 写种地真有点困难,虽然小的是农家出身,但是也难免有疏漏,大家姑且看之吧,另外月初了,还是双倍月票啊,在拜求几张。

最新小说: 大明西游记 逆天兽妃:皇叔大人劫个色 乱世童养媳 带着空间横行 王爷太腹黑:诱宠财迷小医妃 喂!你赖着我干嘛 十王一妃 归词 王妃来抢夫:爷你太撩人 邪王盛宠:医妃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