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便宜了,宋莳却不想从粮铺买白面了,她想从村里人手里买。
一来价钱还能便宜点,二来村里人也能多赚点,只是宋莳不知道谁家有多余的麦子卖给她。
“爹,我姑家能有吗?”买谁的都是买,那还不如让姑她们发这个财呢。
宋旺摇头,六个姊妹家里的白面并不多,上次她们给自己家的白面,肯定是牙缝里省出来的,而且就算她们有多余的白面,买她们的,她们肯定会少收钱,还不如让她们卖给粮铺。
“我看买里长家的吧,村里就数他家开荒地最多,他家肯定还有麦子。”宋旺提议。
“爹,那你带我上里长家去问问。”买麦子的事,宋莳希望早点定下来。
宋旺立马带宋莳来找了里长,里长说自己得想想,后天给宋莳答复。
宋莳和宋旺一走,李枣花就给了里长一拳,“你还想啥,赶紧答应下来啊。我看阿莳这丫头将来肯定能干出番事业来,咱们现在帮她,将来也好让她拉拔一下咱那些不争气的儿子媳妇们。”
里长家人丁兴旺,他有五个儿子,都成亲了,李枣花那次让李棉花代替自己去宋莳家做饭,除了李棉花求自己,还有就是她有五个媳妇,让哪个去,都会得罪了另外四个。
“地是五个儿子在种,咱们不问他们,直接说卖麦子,他们心里头能舒服?”里长自己其实同意卖麦子,说想想就是问五个儿子的意思。
“那我去把他们都叫来。”李枣花抬腿出去了。
里长家已经分开家,大儿子二儿子和三儿子在外面住,跟前住的是四儿子和五儿子,李枣花来到院子里,让四儿子和五儿子把前头三个儿子叫来。
很快五个儿子都来了。
五个儿子都种地,分别叫周小苹、周小凡、周小地、周小世和周小界,五个儿子已经给里长生了七个孙子辈,都是孙子,一个孙女没有。
听了里长的话,大儿子周小苹首先说话:“爹,这事还不容易吗,咱先问问宋莳给什么价,她出的价高,咱们就卖给她,她出的价低,咱们就还卖给粮铺,就这么简单呗。”
周小苹这个人很实际,不是有句话说嘛,亲兄弟明算账,宋莳只不过是一个村的,总不能为了帮她,叫自己家有损失。
里长看向二儿子,“老二,你说说看。”
二儿子周小凡没有周小苹精明,他这个人怕麻烦,就说:“爹,干脆把麦子卖给宋莳得了。卖给她省心,不用推着麦子到镇上,她也不用吭咱们。”
他们的麦子每回拉到镇上的粮铺卖,在家里称时,是足足的一百斤,到了那连九十斤都没有。
里长又问其他儿子,四儿子周小世跟二儿子是一个意思,小儿子周小界跟大儿子是一个意思。
问了一圈,里长相当于白问,二比二,是打平的。
四儿子周小世指指三儿子,“爹,我三哥还没说呢。”
“老三,你说。”里长又问最没有存在感的三儿子。
三儿子周小地觉得自己的名字,爹起的最不用心,自己家分的地,也是最不肥的,就连他垦的荒地,也是麦子产的最少的,所以他事事向来是没意见。
“爹,我听你的。”周小地一脸怂包样。
里长就知道三儿子会这么回答,看着五个儿子说:“那我去问问宋莳,她能出什么价。”
要是宋莳出的价高,其实所有儿子的意见就能统一了。
第二天一早,里长就来了宋莳家,开门见山问宋莳,她买麦子能出什么价。
“里长叔,你们卖给粮铺是什么价?”宋莳得先问清楚了,不会瞎出价。
里长说了价格,宋莳算了一下,比粮铺卖给她的价格便宜十二文,她说:“里长叔,我多出三文。”
“阿莳,那我们家负责给你把麦子磨成白面。”里长也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要不是为了家庭和睦,他都不来问这个话。
一斤麦子多给三文不算多,但一百斤就是三百文,这就是不小的数目了,他家不能没占这么大便宜。
“不用,我家有驴呢。”用这个价格买里长家的麦子,宋莳还比买粮铺的,省了钱呢。
“阿莳,那你能要多少斤?”里长又问,问清楚了,他才能知道让每个儿子拿多少斤麦子出来。
“二百斤,用完我再买。里长叔,你放心,以后我再买,也会比你们卖给粮铺的价格高。”
买里长家的麦子方便,宋莳就不用一下子买很多。
回到家,里长就当着五个儿子,把宋莳的话说了,这下五个儿子都对卖麦子给宋莳没意见。
周小凡更是说:“大哥,你怕宋莳吭咱们,那纯属是白担心。咱爹是里长,借她十个胆,她也不敢。”
周小凡从来不跟村里人耍心眼,不是他傻,而是他觉得村里没人敢欺负他,他可是有个里长爹!
“你懂个啥子,小心驶得万年船。爹,那宋莳要多少麦子?”价钱高,周小苹卖麦子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
“一共二百斤,我给你们算好了,你们一家是卖四十斤。以后再卖,你们五家都这样平均出。”里长吧嗒着烟袋说。
周小苹却不甘心只卖四十斤麦子给宋莳,他瞅了眼闷不作声的周小地,“爹,三弟家麦子少,他得留点自己吃,干脆我卖六十斤,他卖二十斤吧?”
“老三,你大哥这样说,你的意思呢。”里长问三儿子。
周小地缩着头,还是那句话,“我听爹的。”
三儿子什么都不为自己争取,从来只会说听自己的,里长最不爱听这句话,这次也真生气了,粗声说:“你们四家每家多出五斤,老三就按照老大说的,卖二十斤。”
周小地抬头瞅了一眼里长,眼神更灰暗了。
里长拿出从不离身的锣,放在炕上敲了两下,五个儿子都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