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住在祈福小院的人,几近于九十人,里面有七八个会稽人,其中有人对他有所耳闻。
所以就有人打着哈欠起床,拿着手机拍录——这里其实是禁止录像的,只是不像护理中心和康复中心管得那么严,毕竟还有WIFI的嘛。
会不会有人帮那死去的老板出头?这就很难说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只要这名声传回去,都不用警察来调查,他的资金链是断定了,几千万的身家能留下几百万,都算运气好了。
这一幕看起来像是个插曲,但是配合嘎子后来说的话,那就不是插曲了,而是对以后的祈福小院,造成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个人品行有亏的人,就不要来小院了,我们帮助善士信士,拒绝恶客!”
这句话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不少人造成了困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做事“基本”正确,但是其中也有很多人明白——自己认为的正确,未必就是真正的正确。
那么祈福小院对恶客的评价底线是在哪儿呢?没有谁能够一言以决。
所以很多做了亏心事的人,想来小院祈福的时候,都要考虑一下:我会不会被曝光?
不知不觉之间,小院一度成为了善恶的衡量尺度——敢来小院祈福的,就没啥大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才逐渐摸索出规律:小院对细分的善恶,没有非常明确的判定,只有在大是大非之前,小院的立场站得非常稳。
像酒驾开车,还想让孩子过正审的,小院只是私下拒绝,说你们要遵守党纪国法。
被请到纪委喝茶的人,家属还想求他升官,小院也只能私下表示:你们要尊重规则。
反正小院判定善恶,是非常古老的道德标准,古老到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意外。
比如说明星前来祈福,说过两天我的片子要开机了,求个诸事顺遂,嘎子会猛然现身,面无表情地说一句,“吃里扒外的无耻之辈……你既然入籍了化外蛮夷,就不要来聒噪了!”
一般情况下,明星面对这种鄙视,也许会转头而走,也许还要较真一二,但是祈福小院……那是凡人能较真的地方?
小院不动手撵人,已经算得上是仁慈了——明星在祈福小院,那真的屁都不是。
这种情景,在其他道门圣地真的很少见——在佛门圣地也少见,原因很简单,明星不差钱,大家都在争布施,舍得花钱的就是大爷。
祈福小院里的人,见过好几次这种情况,不过眼球经济的年